第一节 总论
1. X线是谁发现的?CT是谁发明的?哪一年?
1895年威廉·伦琴 1963年科马克
2. X线的四大特性?什么是CR、DR?
①穿透性②荧光效应③感光效应④电离效应 CR: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 DR:全数字化X线成像
3. 什么是CT值,单位是什么?
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单位:HU 4. CT值越大/小,越代表什么?
CT值越大代表密度越大
5. 空气、水、骨的CT值是多少?
空气:-1000HU,水:0HU,骨:+1000HU 6. 什么是CT增强扫描?
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进行扫描 7. MR设备主磁体分为哪三种?
永久磁体、阻抗磁体、超导磁体
第二节 肺与纵膈
1. 正常胸部X-ray解剖,左右肺各分为几叶几段?
右肺三叶十段,左肺两叶八段 2. 肺纹理的定义?
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干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组成。主要为肺动脉分支。
3. 肺实变的定义,常见于哪些疾病?
肺实变是肺泡腔内的病变,指肺泡腔中的气体为渗出或病变所代替。X线上多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像。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水肿、肺结核、肺挫伤、肺出血、肺梗死。 4. 肺实变中“支气管气象”的定义?
亦称空气支气管征、含气支气管征,是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在实变区可见树枝样分支的透明含气管状影。
5. 胸部恶性肿块的特点?(形态、胸膜、支气管、空洞、淋巴结、胸壁、骨)
① 边缘分叶或切迹 ② 周围有放射状、短而细的毛刺 ③ 临近胸膜向肿块凹陷 ④ 肿块内侧血管纠集 ⑤ 肿块的支气管呈截断或狭窄,壁增厚 ⑥ 纵膈淋巴结增大,短径大于1~1.5cm ⑦ 形成的空洞内壁不规则并有壁结节 ⑧ 肿块内有1~2mm的空泡及空气支气管征 ⑨ 胸壁、胸膜及远处转移
6. X-ray图像中,肺实质病变与间质病变区别?
肺实变——X线上多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像
1
肺间质——X线多呈索条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结节影 7. 空洞与空腔:定义,画出其形态,常见于什么病?
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常见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葡萄糖菌肺炎、真菌病。
在3~10mm以上为厚壁空洞,3mm以下为薄壁空洞,还可见多发如虫蚀样空洞。 空腔:是肺部原有腔隙病理性扩大,局部气肿、局部气胸引发肺壁集合。 常见于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气囊、含气肺囊肿。 空腔壁厚约1mm
8. 阻塞性肺不张的定义和影像表现?
定义:肺泡内不含气体或仅含少量气体时,肺组织萎缩 影像表现:均匀的密度增高的片状或三角形阴影 9. 大叶性肺炎分几期?各期的CT表现? 分期 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期(实变期) 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CT表现 病变区呈磨玻璃样阴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 呈肺段或肺叶分布的大片状致密阴影,可见“支气管气象” 随病变的吸收,实变阴影密度减低,呈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 异常密度阴影完全吸收,剩余肺纹理增粗 10. 肺脓肿的影像表现,肺脓肿空洞的特点?
影像表现:早期表现为大片状致密阴影,边缘模糊,随病变发展可见其中出现多处低密度区,代表肺组织的坏死、液化、吸收,继而多个低密度区融合成空洞。厚壁+空洞+可有液平
空洞特点:壁厚,其内可有液平,内缘光滑但略不规整,外缘环状或片状模糊高密度影 11. 原发性肺结核中原发综合征包括?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 12. 急性血播型结核影像表现是什么?
两肺弥漫性大小一致的粟粒样致密阴影,边界清楚,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13. “双轨征”的定义?见于什么疾病?
扩张的支气管走行和扫描平面平行时,扩张增厚的支气管壁呈铁路双轨样。见于柱状支气管扩张症。
14. 中心型肺癌发生于哪段支气管?主要影像表现?
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
主要影像表现:①肺门肿块②支气管腔狭窄③支气管壁增厚④侵犯纵膈结构⑤纵膈淋巴结转移
15.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哪级支气管、典型影像征象?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达细支气管以上
典型征象: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含气支气管征 16. 肺上沟瘤是指发生于哪儿的肿瘤?
肺尖部
17. 前纵隔内常见的肿物有哪些?CT表现是什么?
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
表现为自前纵隔向一侧或两侧凸出的椭圆形或索性块影
2
胸内甲状腺——多在上部,轮廓清楚,块影的边缘向上可伸入颈部 胸腺瘤——位置低,恶性者常呈分叶状 畸胎瘤——位置更低
18. 最常见的后纵隔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 其他知识点:
胸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病变:1.渗出与实变2.腺泡结节3.纤维化4.肿块5.空洞与空腔6.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7.钙化8.肺门改变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1.阻塞性肺气肿2.阻塞性肺不张
胸膜及胸膜腔病变:1.胸腔积液2.气胸及液气胸3.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肺部良性肿块特点:内见爆米花样钙化 甲状腺瘤发生在椎间孔处呈哑铃状。 慢支炎+肺气肿+通气障碍=COPD。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影像的最主要表现:肺纹理紊乱,扭曲“网织肺”,支气管壁增厚,继发肺气肿。
HRCT是支扩的最佳检查方法。 柱状支气管扩张症可见:“双轨征”“印戒征”。 大叶性肺炎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的肺组织。
第三节 心脏与大血管
1. 心胸比例的定义?
指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正常人心胸比应小于0.5,异常:大于0.5提示心脏增大 2. 梨形心(二尖瓣型心)——风湿性心脏病
靴型心(主动脉型心)——高血压性心脏病 烧瓶心——心包积液
球形心(普大型心)——心包积液
3. 风心病侵犯二尖瓣时胸部X线表现?(包括心脏、肺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X线表现:①心脏增大,呈二尖瓣型心,梨形心 ②左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③主动脉结,左心室缩小,心尖位置上移 ④可见二尖瓣瓣膜钙化
⑤肺淤血和间质性水肿,有时可见kerleyB线,含铁血黄素沉着
因为二尖瓣口狭窄→左房压升高→肺静脉压升高→肺顺应性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肺水肿(左心↓)→肺小动脉压力升高,小动脉硬化→肺动脉压升高→右室压升高→右心衰
并发症 早期:急性肺水肿,房颤(血栓形成) 晚期:右心衰竭
4. 风心病侵犯二尖瓣的CT直接征象是?
二尖瓣瓣膜钙化、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及左心房血栓。 双侧急性肺间质水肿 5. 心包积液的CT表现?
沿心脏轮廓分布的一层环状低密度带
3
其他知识点:
心脏异常形态的分型:二尖瓣型(梨形)、主动脉瓣型(靴形)、普大型(球形)、混合型等。 印象诊断中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心包疾患——心包炎、心包积液 心肌疾患 风湿性心瓣膜病最长累积二尖瓣
心包积液的CT表选:在心包腔内看到沿心包走形的环形包裹心脏的等、低密度影
第四节 消化系统
1.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的定义?
简称双重造影,是先后引入气体与钡剂,使受检部位之粘膜面均匀涂布一层钡剂,气体则使官腔膨胀,以显示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微小异常。 2. 龛影、充盈缺损的定义及其常见疾病?
龛影:即充钡的胃肠轮廓某局部向外突出的含钡影响,来自胃肠道壁的局限性缺损,切线位易于显示,轴位呈现为钡斑。常见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充盈缺损:指造影过程中充钡的胃肠轮廓某局部未被造影剂充盈的现象。常见疾病:胃肠道壁上局限性肿块。
3. 食道癌(胃癌)的X线造影表现是什么?
食道癌:①黏膜皱襞的改变②管腔大小的改变:变狭窄③形态轮廓的改变:腔内有充盈缺损④功能性改变
胃癌:①充盈缺损②胃腔狭窄,胃壁僵硬③龛影④黏膜皱襞破坏、消失或中断⑤肿瘤区蠕动消失
4.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及X线造影表现?
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X线造影表现:龛影,口部有一圈黏膜水肿造成的透明带。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X线造影表现:类圆形或米粒样密度增高影。 5. 胃肠道穿孔的最优检查方式是什么?直接X-ray征象是什么?
腹部透视及腹部平片。
双侧膈下线条状或新月状透光影。
6. 肠梗阻分为哪两大类?肠梗阻的典型X-ray表现是什么?
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 梗阻上段肠管扩张、积气、积液。
7. 机械性肠梗阻中,如果胀气肠曲多位于左上腹,其内可见弹簧状、鱼肋骨状或羽毛状皱
襞影,梗阻部位应考虑为小肠空肠段。
8. 空腔脏器、胆系疾患最好的检查方式是什么?
空腔脏器——造影检查 胆系疾患——B超
9. 肝脏CT增强检查分为哪三期?延迟时间是多少?
动脉期:20~25s 门静脉期:65~75s
延迟期(门静脉晚期、肝实质期、平衡期):180s以上 10.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平扫+增强表现是什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