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死水》标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8:4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死水》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中国现代诗三首里的第二首。

二.教学目标

1.体味本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反讽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理解“死水” 这一意象的寓意。 4.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三美”及反讽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他的作者是谁?没错,这就是《七子之歌》,他是闻一多写的,那么你们对他了解吗?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并学习一下他的代表作《死水》。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生于1899年,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赴美留学,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回国后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40年代起,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三)、写作背景:

《死水》写于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归来,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猝然破灭。他失望痛心,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于是他抓住了路旁的一汪死水的意象,吟成这首诗。

(四)、赏析诗歌:

1、内容分析 (1)、“死水”的特点

A.听《死水》朗诵,明确生字词。思考:这是怎样一沟死水? 请学生回答〈讲直观感受,板书:肮脏,绝望,死亡,死寂....〉 B.(我们都知道欣赏诗歌需要仔细地品味,而品味又离不开朗读,请同学们先轻声朗读这首诗。)分组讨论,分析每一节诗中“死水”的特点,对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明确: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这是它的特征。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板书设计:在同学们总结了每一节“死水”的特点过后板书几个简明扼要的能概括每节特点的字。) (2)、作者的思想情感

(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歌。读完诗后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谈谈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2.艺术特色 (1)、“三美”赏析

(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我们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已经了解到了闻一多先生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他提出了“三美”主张,所以新月派又叫新格律派。我们之前学习了新月派另一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了他笔下了“三美”。那么,我们“三美”主张的提出者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又是怎样体现他的“三美”主张的呢?请同学们借助之前所学习的“三美”主张来分析《死水》的“三美”。<分组学习“三美”>)

复习何为“三美”: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所谓 “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音乐美:每句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字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

偶句押韵(各节大体均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绘画美:《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十分艳丽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以美来反衬丑。 建筑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做到了节拍匀称,句式整齐。

(2)表现手法的学习

(从我们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其实本首诗歌对死水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节到第四节,那么请同学们再齐读第二、三、四节)

A.提问:大家找找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明确:第二节:用视觉写死水之脏。“翡翠”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绣,“罗绮”是油腻的光泽,“云霞”是霉菌的色彩。“翡翠”“桃花”等本是华美、温润鲜艳,但在这里读者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反而令人恶心。 第三节:主要用嗅觉写死水之臭,写死水发酵时的情景:“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

第四节:主要用听觉写死水之死寂。青蛙的鸣叫不是清醒者的呼叫,也不是丑恶者的挽歌。而是一种装饰,一种衬托,着死水中的蛙鸣,让人感受到死一般的寂静。

(我们都知道诗歌为了表达诗人的情感,往往借助于意象,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的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意”指主观情感,“象”指客观物象。意象在诗中是诗人情思的一个载体,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就变得可感可触,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意象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B.提问:在这三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写“死水”?它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明确:破铜-----翡翠;铁锈-----桃花;油腻-----罗绮;霉菌-----云霞;死水-----绿酒;白沫-----珍珠

C.提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们可以看出死水的外表华丽,但内在丑恶,外表与内在存在极大的反差,而这表面上的华美,正是作者有意装饰,这在表面上是一种反语。丑的美化,使丑更昭彰了,更丑,从而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越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感,从而使我们去反思隐藏在诗人华美文字后要表达的这真实感情。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反讽。

诗人汲取了西方现代派代表人物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和批判了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句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波德莱尔与“以丑为美”,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文学批评家,西方资产阶级颓废主义早期的代表之一。被西方学者称为“当代(他的时代)的第一美学家”。他的理论大致可概括为:不加雕琢、不加装饰非人为是美,自然是非人为的,所以自然是美,非人为的自然是丑恶的,所以丑是美。其实,波氏的“以

丑为美”与闻氏的“以丑为美”不论从形式还是内质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课堂拓展

(我们通过对《死水》的学习,体会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在来学习一下闻一多同一时期写的《发现》,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由于时间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找来阅读品味:

发现

《发现》一诗见于诗集《死水》,是闻一多爱国诗篇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当作于闻一多回国不久。它是诗人爱与恨的结晶,表现的是诗人归国之后,对当时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懑。

这首诗仅有十二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灵巧,尤其是“开头和结尾是不平常的,有吸引力的”。(何其芳《诗歌欣赏》)这的确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按照习惯思维,传统写法,这首诗取名“发现”就应该是:首先抒写诗人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殷切希望,然后再抒写诗人重返故土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才倾诉自己的失望、悲伤以及在失望悲伤中升腾起的对祖国的期望。这样写,固然形成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六、总结全诗

我们通过对“死水”的特点,以及其意象的分析,概括总结出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在《死水》中的体现,进一步学习了新月派的代表诗作,体会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现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并不能抛弃爱国主义,中国其实还面对着许多困难,台湾、西藏等问题迫在眉睫,我们作为小小的一份子,不能坐视不理,拿出我们的魄力,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建设美好家园。 七、作业布置

《死水》中的“死水”主要有三种象征意义:第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

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第二: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第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

搜索更多关于: 《死水》标课教案 的文档
《死水》标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31281dzc4m0xd0pdx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