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山东省实验中学 陈进雪
核心素养
通过对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分小组领取《课前任务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铁钉析氢与吸氧腐蚀的对比实验探究、创新性改进课本上的吸氧腐蚀实验装置、设计金属的防护装置,生活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危害。通过学习明确金属腐蚀的本质及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本节课针对高二理科学生设计。在知识储备上,通过必修及前三节的学习他们已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及金属的还原性与活泼性的关系;在能力水平上,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在心理特点上,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本节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具备了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注重表面现象,缺少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3)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上网、进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化学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整理、分析化学信息,并把化学信息运用于化学学习过程。
(2)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化学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探讨,提
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善于表达、交流自己化学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关心我国金属腐蚀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国情,曾强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做到学以致用;形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内容分析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四节。从本单元的组成内容来看,由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两大块知识点构成。在本节课教学中将两块内容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本上只呈现了吸氧腐蚀的实验,且现象不是十分明显,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创新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析氢、吸氧腐蚀的区别。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原理。
难点:金属的吸氧腐蚀电化学原理及其对生活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 环节 制作课前任务单: 课前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以提高学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成果展示组:完成四组对比组,各小组自由选取任务卡。生的学科课 前 任 务 单 实验,跟踪记录实验现象: 组内同学广泛交流、积极发 核心素养实验1:用蒸馏水浸没铁钉表意见、团结协作完成任务为宗旨,培二分之一。 卡上的内容,可根据组内讨养学生合实验2:用食醋(白醋)浸论结果增设实验内容、改进作能力、创没铁钉; 实验3:用食盐溶液浸没铁钉; 装置或完善实验方案。 新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鼓励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