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一 ——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 【 之 】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
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④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
⑤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⑥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
2、复指代词,表示前后是同一事物,可译为“这”“这样的”。 例:①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
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
③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④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 .⑤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 ② 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
③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④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翻译句子时省略不译。 例: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②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④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
例:① 宋何罪之有?(《公输》) .
②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① 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狼》) . ②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
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⑤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 ⑥ 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①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②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④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
(四)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
例:①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 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 .
③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满井游记》) .
④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
★【实战演练】
1.下列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行者休于树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2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虽杀臣,不能绝也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丛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生于忧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日更定矣 .... C.国恒亡 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 为与此同类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忘路之远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见渔人,乃大惊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如土石何 ..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当余之从师也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足肤皲裂而不知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佣者笑而应曰 .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7.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
D.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此庸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B. 天下缟素 可以弹素琴 .... C. 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亦免冠徒跣 徒属皆曰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孔子云:何陋之有 .. C.辍耕之垄上 D.环而攻之而不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而山不加增 佣者笑而应曰 ....
3
C.以残年余力 以刀劈狼首 D.虽我之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或异二者之为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谓为信然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见鱼腹中书 .
扶苏以数谏故 计日以还 ..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从先人还家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即书诗四句 答谢中书书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的“之”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云:“何陋之有?” .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策之不以其道 .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何以战 .
13.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固以怪之矣 B.战于长勺 欲有求于我也 ...
C.登轼而望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 ....14.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 .. A. 飞漱其间 其中往来种作 ..B.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D. 故渔者歌曰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B.把酒临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C.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D.委而去之 一狼径去 ....16.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衣食所安 B.故时有物外之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 C.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D.得道者多助 会天大雨,道不通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