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促进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38: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促进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安徽是资源大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4个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衰竭等多重原因,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的4个资源型城市资源类别各有不同。淮北、淮南两市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两市煤炭储量占全省的98%,是华东地区唯一的能源基地。铜陵市是国家八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铜矿储量占全省的70%。马鞍山市是一个因矿建企、因企兴市的资源主导型城市,其铁矿储量占全省57%。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强,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支持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截至2009年末,在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中,煤炭、钢铁、有色、电力四大行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89.82亿元、49.51亿元、31.31亿元和444.40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8.27倍、1.28倍、5.44倍和3.67倍。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4个资源型城市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较2004年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的比重也分别由2004年末的16.33%和15.55%上升至2009年末的16.78%和16.37%。

异地金融机构也因资源型产业丰厚的回报率,争相对煤炭、有色等行业的投入,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加紧机构布局,纷纷抢滩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招商银行进驻淮南,浦发银行也加紧在淮南和铜陵布局。铜陵有色财务公司已获准筹建。2010年前4个月,招商、浦发两家银行在淮南新增贷款25.41亿元,占全市增量的34.32%。马鞍山市金融机构在全力支持马钢等骨干企业的同时,还从外地引进银团贷款10亿元。从直接融资情况看,截至2009年末,安徽省4个资源型城市共有15家上市公司,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债券市场上,资源类重点骨干企业也得到了政策倾斜。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呈明显的“二、三、一”结构。2009年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四市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3.86∶66.53∶29.61,2.6∶67.9∶29.5,8.2∶62.8∶29和9.9∶61.4∶29,表现为一产小、二产重、三产弱。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中,马

鞍山钢铁产业产值占比为55%,铜陵铜冶炼及附属化工业占比为70%,淮北和淮南煤炭占比分别为63.22%和68.6%。

资源枯竭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淮北煤炭资源的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先后有4对大型国有矿井、10对地方小煤矿闭坑。预计到2015年,现有11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中的9对矿井将陷入枯竭之境。煤炭资源枯竭同时引发大量社会生态问题。淮北市因采煤塌陷土地面积接近30万亩,因煤矿塌陷而失地的农民有近30万人。淮南市也因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采煤沉陷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6%,且以每生产千万吨原煤沉陷2.2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目前,马鞍山市多数矿山都到了衰老期。马钢公司矿石对外依存度达70%~80%,生产成本受制于国际矿业巨头。同时,多年来的矿业开发活动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使马鞍山市成为矿山固体废物排放量最大的城市之一。铜陵资源衰减的状况同样严重。截至2007年底,铜陵市铜金属保有储量仅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3.7%,全市因资源枯竭关闭的矿山有62座。

信贷资源配置失衡,潜在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2010年4月末,淮南市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贷款余额在全市占比从2001年的30%提高到58.84%,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源配置给了能源产业,而其他产业只获得了小部分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是,贷款过于集中于资源型行业,一旦资源型产品需求下降,将加剧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并影响区域金融稳定。1998~2003年煤炭价格行情低迷直接导致淮北主要金融机构持续亏损,不良贷款比重峰值超过50%。

2010年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由2009年的超常规信贷增长逐步转为回归常态,在信贷投放的力度、节奏以及支持的重点等方面也有所调整。同时,由于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等科学发展理念和政策的不断强化,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已经提出并实施了“绿色信贷”标准,对能源原材料等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信贷调控政策愈加严厉,资源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商业银行贷款投向选择的优先级排序上也越来越靠后。2010年1~4月份,淮北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仅增长4.23%,同比少增18.69亿元,新增存贷比为21.1%,贷款增速列全省倒数第一。

资源型产业易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推进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2009年安徽省4个资源型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5.53%、18.28%和15.73%,较2004年分

别下降了7.5、26.73和4.92个百分点。同时,从上述指标在全省占比的趋势看,一是资源型城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容易受到宏观调控趋紧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需求锐减、产值和效益发生剧烈波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马鞍山、淮北两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均为3.4个百分点,两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仅为15.2%、13.7%,居全省末位。铜陵工业增速排名也比较靠后,财政收入增速仅为1.2%,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作为重点骨干企业的马钢、铜陵有色,其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下降58.4%和29.7%。二是安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在区域和产业的增长格局中逐步显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而资源型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替代或接续产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煤炭等资源型行业具有高利润、高收益特点,使得金融资源过多集中于这些行业,从而对资源型主导产业、主导企业之外的产业和企业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其他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困难,这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短期内较难改变。

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依托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依赖型经济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加快建设金融组织体系,增加有效信贷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出台倾斜性财政金融政策,多渠道地筹集转型配套支持资金成为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协调好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

首先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先导作用,对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政策意图。其次,财政要帮助创造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贷款主体,由财政转移支付建立产业转型风险补偿基金、资源型地区技术改造和转产专项基金,对支持上述企业或项目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度的补偿,以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最后,要将两方面的政策工具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

发挥金融助推作用,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经验成效以及政策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落实“绿色信贷”标准,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运用新技

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产业链高端发展延伸。 强化金融引导,做大做强替代接续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抓住安徽省推进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振兴皖北发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战略机遇,结合省政府相继批复设立安徽铜陵、马鞍山和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符合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替代接续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有助于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的金融配套体系建设。一是通过银团贷款、并购贷款等方式支持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提高利用全球资源要素能力。二是积极疏通间接、直接融资渠道。引入境内外金融机构,增强开发性金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区域内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重点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鼓励和支持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三是加强政银合作,改善金融生态。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应在城市规划、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沟通,并持续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地方政府应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并通过适度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四是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互利合作。鼓励信托公司发挥功能优势,开展符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保险资金进入转型地区基础设施领域。发挥融资租赁在引进矿山设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积极发挥金融扶弱功能。进一步落实扶助创业、失业、助学等有关小额担保贷款的信贷扶持政策,帮助资源型城市缓解就业和失业压力问题。

搜索更多关于: 促进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的文档
促进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7a01xq254i6jo0x0c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