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达标 (共8题;共16分)
1. (2分)据我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 ,风力: 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温度 6℃~11℃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B . “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 C . 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D . 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2. (2分)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 海陆位置的不同 C . 地貌的不同 D . 人类活动的影响
3. (2分)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时间分别是( ) A . 中午12点和夜里0点 B . 中午12点和日出前后 C . 午后2点和日出前后 D . 午后2点和夜里0点
4. (2分)夏季高山上的气温从山脚起,高度每升高100米降低约0.6 ℃。已知杭州天目山主峰仙人顶气温是14 ℃,山脚的气温是23 ℃,那么仙人顶的高度是( )
A . 1 400米
第 1 页 共 6 页
B . 1 500米 C . 1 600米 D . 1 700米
5. (2分)下列关于锋面和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晴朗天气 ②我国北方夏季降温降水与冷锋活动有关 ③我国冬季爆发大风降温天气是由于冷锋南下形成的 ④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6. (2分)某气象站在一天的2 时、8 时、14 时、20 时,测得的气温依次是18℃、24℃、35℃、27℃,该地当日平均气温是( )
A . 24℃ B . 25℃ C . 26℃ D . 27℃
7. (2分)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
时间 体温( ℃) 7:00 36.9 9:00 37.2 11:00 38.2 13:00 38.2 15:00 38.5 17:00 37.5 19:00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 . 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第 2 页 共 6 页
C . 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 . 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8.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的天气系统,将会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 B . 乙图中2结构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C . 丙图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低于右边 D . 丁图鼠洞中空气流动方向为B→C→A
二、 综合提升 (共2题;共14分)
9. (9分)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________ ,箱外温度________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
10. (5分)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第 3 页 共 6 页
时间 箱内温度/ ℃ 箱外温度/ ℃ 10:00 21.2 21.3 10:10 21.4 21.7 10:20 21.6 21.6 10:30 21.8 22.0 10:40 22.0 22.4 10:50 22.3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为________,箱外温度为________。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________。
第 4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达标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综合提升 (共2题;共14分)
9-1、
9-2、
9-3、
10-1、
第 5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