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9 5:26: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卷2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B.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大量使用煤做燃料,并将锅炉烟囱加高,可以减少污染 【答案】B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

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正确;C、就地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错误;D、大量使用煤做燃料,并将锅炉烟囱加高,并不可以减少污染,不符合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错误。故选B。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 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着火点来灭火

C.扑灭森林火灾时,砍掉数目形成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煤块粉碎后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答案】B

【解析】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锅盖能将空气与可燃物隔绝,选项正确;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自身性

质,无法改变,水灭火是因为水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错误;C、扑灭森林火灾时,砍掉数目形成隔离带,火焰无法与可燃物继续接触,即清理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D、煤块粉碎后燃烧,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选项正确。故本题选B。

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C

【解析】A、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自身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变,选项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选项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自身性质,一般情况下不变,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4.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

A.用水浇灭 B.剪掉烛芯 C.吹灭蜡烛 D.罩上烧杯 【答案】B

【解析】A、用水浇灭火源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错误;B、剪掉烛芯是将可燃物隔离的原理灭火,

故正确;C、吹灭蜡烛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D、蜡烛上罩上烧杯是利用隔绝氧气灭火,故错误。故选B。

5.炎炎夏日,汽车发生自燃的事件时有发生。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装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

C.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 【答案】B

【解析】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正确;B、不能为了给车辆换装高

档音响、改进造型等而随意改装线路,故选项错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正确;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故选项正确。故选B。

6.下列燃料最清洁的是( )

A.化石燃料 B.一氧化碳 C.氢气 D.酒精 【答案】C

【解析】A、化石燃料燃烧除了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故

错误;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故错误;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正确;D、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故错误。故选C。

7.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 CO2、H2O、N2 等能够实现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 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 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热能 B.电能 C.化学能 D.生物质能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将燃烧产物如CO2、H2O、N2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燃料,即太阳能转

化为化学能,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热能。故选A。

8.下列化学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

A.镁与稀盐酸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煤燃烧 D.生石灰与水反应 【答案】B

【解析】A、镁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不断会放出热量,所以该化学变化属于放热反应,选项错误;B、一氧

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需要高温,即吸收热量,选项正确;C、煤燃烧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释放热量,选项错误,故选B。 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 【答案】A

【解析】A.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不一定是一种物质,

所以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B.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一定包含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D.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此选项正确。故选A。

10.科学家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技术,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

2H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质量会减少 B.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答案】A

【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故

A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B正确;C、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热值高,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C正确;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故D正确。故选A。

11.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淡水危机 B.氢能源没有污染,应大力推广使用 C.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综合利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答案】A

【解析】世界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新的环境问题,A选项错误;氢气属

于清洁能源,应当大力推广使用,B选项正确;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C选项正确;综合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增加能源利用率,D选项正确;故选择A项。 12.盛装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A.【答案】A

B. C. D.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

品标志,故A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喇叭标志,与酒精无关,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有毒标志,酒精没有毒性,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腐蚀标志,酒精没有腐蚀性,故D错误。故选A。

13.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精品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pz49hkh652amw9lhr375cln2z0an008e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