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欧文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并到美国展开了实践,傅立叶则把遵循共同社会理想的400户家庭集中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取名法兰斯泰尔,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1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提出了着名的《雅典宪章》,指出现代城市应该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1977年,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学者在秘鲁某印加文化遗址签署了着名的马丘比丘宪章,是继雅典宪章后又一个对世界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件。
17、现代城市建设立法始于1848年英国颁布的公共卫生法
18、1929年国民党政府制定并公布的首都计划是我国较早的一次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
19、为了缓解城市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矛盾,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18年提出着名的有机疏散理论
20、美国着名建筑师赖特在他的着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中提出的广亩城市是他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 二、名词解释
1、 陵邑制2、勒.诺特尔3《平江图》4、英华庭院
陵邑制: 起源于汉高祖 分布在渭河南北岸,不仅是陵墓更是7个城市区域的副中心,其组织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大片富户迁至此,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相当于今天中等城市的规模
勒:诺特尔:是闻名世界的造园家,设计的杰作是维康宫和凡尔赛宫及巴黎城市改建的主持者,为巴黎城市发展的方向,指向无限深远的地方。
平江图: 平江图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
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此图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了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式,兼顾了地图的平面精度和建筑物的立体效果。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历史资料。
英华庭院:18世纪英国新型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追求自然,变化,惊奇,隐藏,和田园情调,强调蛇形的曲线美,有意识的保存自然起伏的地形,同时受到中国传统的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的影响,也被称之为如画的园林。 三、画图题
1、 绘出曹魏邺城的复原想象图(5分),并说明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意义(5分)。
答: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建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它采用严格的功能分区,改变了以前宫室和闾里杂处的局面。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采用城郭制度城市平面布局方正整齐,以宫城城内的文昌殿引出主轴线,作为城市主轴线,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是城市主次分明结构清晰,东西干道通向迎春门及金明门、南北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由南们雍阳门通向宫门及宫廷建筑群以北城中心齐斗楼为终点。
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而且区分更明确。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登记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就有明显的防御性质。整个城市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的手法扩大应用于城市,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2、 绘出卡洪城平面图,试说明其平面布局特点(5分)。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3、绘出雅典卫城平面图(5分)试说明雅典卫城建设的主要成就(5分)
雅典卫城的主要成就:
①在选址上:卫城位于雅典城市中心,孤立的山丘之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东西280米。南北最宽处130米,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通道,在景观上成为整个雅典的控制点。
②在总体布局上: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山上有一个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也照顾到山下的观赏。山上的建筑物大都延边布置,顺应地形地势。
③创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绕山一周之后,从西侧进入卫城,可以充分感受卫城
④创造了良好的室外空间,卫城的重点活动都在室外展开
⑤建筑艺术成就,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采用材料和颜色是两种艺术达到统一。以白色大理石墙面协调统一。
⑥纪念意义的反映,没有世俗建筑。
4、风水的重点之一是选址,绘出风水观念中最佳城址选择的理想模式(5分),标示出各构成部分的名称(5分)。 四、简答题(28分)
1、 简述1942—1944年艾伯克龙比主持的大伦敦规划的主要内容(6分)
1942年大伦敦规划为艾伯克龙比规划,普遍采用了霍华德和盖迪斯等人的思想,摆脱了过去城市规划中针对城市自身问题来解决城市问题的思路。把整个伦敦市区纳入到周围广阔的地域进行研究,最后来研究城市发展,采用了区域规划的思想。
大伦敦规划沿用但一种中心的城市格局,以圈层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把距伦敦中心48公里的范围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内圈为伦敦中心区,主要以改造旧街坊、控制工业、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为主。
第二个为近郊圈即伦敦市的边缘区,是作为建设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圈内绿地尽量绿化,以弥补内圈绿化不足。限制居住区净密度。内圈和外圈作为伦敦市区的范围。在近郊圈外为宽约8公里的绿带圈,限制中心城市的扩展。绿带圈设置森林地带,大型公园绿地及游憩运动场地。并就近解决供应蔬菜和副产品。绿带圈外为外圈。用来安排卫星城镇,用于疏散伦敦郡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大伦敦规划的交通组织靠环状和放射性道路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环路有两条,内环位于伦敦郡中部。用以联结向外放射的10条快速干道。外环主要用来处理过境交通。放射性干道用来联结卫星城和其他主要部分。
本规划吸取了20世纪以来西方规划理论的精髓,但对于控制伦敦城市大扩展以及改善混乱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世界范围内解决现代工业,现代交通给城市带来冲击的一次很伟大的尝试,对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有很大影
响。
局限和问题:
卫星城理论不成熟,建新城不仅投资大,建设速度慢,而且未起到疏散人口的作用,反而起到推波助澜,增加市中心人口的作用。
对金融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估计不足,规划不全面。造成市中心区拥挤。大量第三产业的人口往返于新城与中心区之间,大大增加了区域交通的压力
单中心的城市结构使得城市中心负担过重,放射性道路最终将交通引向了城市中心区。
在城市建设中缺乏有机的控制手段,由于土地私有,中心区改善不完善,自发建设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因而使城市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 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原文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空间关系、城市等级等方面的段落(5分),并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6分)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周礼.考工记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