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南财大期末经济学说史 - 试题(十套)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15:44: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光华园学习网

15、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的主要内容? 16、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中心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斯密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 2、马歇尔关于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1、财富、使用、交换2、私有财产、家庭3、衣食互济,患难相恤、国教4、神学家、经院哲学家5、托马斯·曼6、货币7、政治算术、最初形式8、9、 二、(答案要点)

1、(1)观点:早期观点:早期重商主义又叫重金主义,货币主义。他们把货币看作一种宝藏的财富。为了增加财富,他们主张对进口商品要征收高额进口税,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他们还主张管制外汇,此外,还强调国家要用行政干预的办法保证从国外进口金银、积累货币,严禁金银出口和货币外流,以利金银的积累。恩格斯称之为“守财奴”的观点。晚期观点:晚期重商主义者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去看待货币,开始懂得单纯贮藏的金银不会增多,只有将其投入流通,进行对外贸易,才会带来增加的金银,这种观点才是真正的重商主义见解,重商主义者已经开始成为真正的“贸易差额论”者。又称为重工主义。 (2)主张: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是:货币差额论,即:强调积累货币的重要性,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一定要保证货币的流入大于货币的流出,使更多的金银流在国内;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是:晚期贸易差额论,即强调通过增加出口,实现货易税差,从而赚取更多的金银。

2、(1)配弟认为,在财富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税收不会影响财富的总量,而只影响财富分配的比例,在财富总量变动情况下,正确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财富的增长,错误的财政政策则可以减少财富的增长。(2)在财政收入方面,他研究了当时的税种,课税对象,纳税人若干要素,他认为应当以外一无事事的人,他认为最终的课税对象应是劳动和土地。

3、(1)封建性外观,由于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刚刚从封建社会内部

41

光华园学习网

产生出来,重农学派对之出不很熟悉,重农学派熟悉的只是旧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所以重农学派虽然在实质上研究表面上却有着浓厚的封建外观,他们误以为自己研究的是旧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再现,第一,他们的理论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但是看起来农业资本家却像是封建主土地所有者的一个佃户,第二,他们的经济政策主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但是看起来却像是在为封建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打算。第三,他们似乎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2)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自然秩序”思想是重农学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重农学派认为,“自然秩序”是与“人为秩序”相对立的,支配社会的“自然秩序”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自然秩序”又必须通过“人为秩序”才能对社会发生作用。“人为秩序”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3)重视农业的观点。这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重农学派继承了布阿吉尔贝尔以来的重视农业观点,强烈反对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商业。

4、他一方面在其“经济人”的假定下,赞美“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又力图从事物内在逻辑上进行本质的探讨,既有历史与逻辑的矛盾、出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斯密的书中有许多正确的观点,但也充满了矛盾,斯密二重性的研究方法,与其二重性的研究任务完全一致,既有归纳方法,出有演绎方法;既用生理学和解剖学方法,深入研究各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又用现象描述的方法,注重于外部现象的说明和分类。

5、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最先系统对地租进行的研究。(1)从劳动价值论论述的地租。斯密认为,地租是地主凭借土地私有权无偿占有的劳动者创造的那部分收入,是不劳而获的收入。这种观点接触到了地租的本质,但没有区分开资本主义地租和前资本主义地租。也未能真正说明资本主义的绝对地租。他强调了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对地租的决定意义。这实际上涉及的是资本主义下的绝对地租。但斯密本人没有这种认识。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垄断因素对地租的作用。(2)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观点论述的地租。他把地租作为价值的基本源泉之一是地主阶级自然而然的所得和收入。(3)否认前两种观点的第三种地租理论。斯密把足够补偿使产品进入市场所使用的资本、并提供普通利润的价格叫作“足够价格”,也就是包含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

42

光华园学习网

6、(1)全世界的贵金属是根据流通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分配于各个国家的。(2)一国内如果黄金产量增加,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黄金的相对价值就会下降,商品价格就会上涨。(3)纸币发行量的增加与上述情况意义一样,也会引起相同的结果,只是纸币不能进入国际流通和平衡。

7、马尔萨斯片面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某些价值观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他继承了斯密购买劳动和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认为价值决定于所能换取的劳动量,但有时他又认为,工业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即三种收入)决定的。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尔萨斯第一个对供求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这样,他又提出商品价值取决于需求强度的观点,他又提出商品价值取决于“需求强度”的论点。但“需求强度”又取决于商品价格高低。马尔萨斯价值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说明斯密价值论的混乱,另外,要说明李嘉图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错误。 8、这次论战最终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和其它价值论的得劳从本质上说,论战双方都反映了当时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满腔热情是企图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和其它价值理论来代替古典派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拥护派则是以歪曲和诡辩来直接改变了古典派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来说,拥护派的作用更重要些。

9、(1)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与分配的规律”。他认为,生产规律具有永恒的自然规律的性质,而分配规律则是暂时的,可以随人的意愿而变动的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问题主要是分配严重不均,所以,应当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来改良资本主义。(2)他主张,采取抽象演绎法和经验实证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

10、(1)关于价值的本质。萨伊就把价值归结于效用。萨伊的价值论属于“效用价值论”。(2)关于价值的来源。他从“生产三要素论”出发,认为,既然生产中的三要素创造了效用,当然它们也就同时创造了价值。(3)关于价值的尺度及衡量。价值既然是由效用决定的,价值的尺度是效用,效用又由生产中的三要素创造,因而,效用实际上包含了三要素本身的收入,即生产费用,或者说工资、利润和地租。(3)供求论。萨伊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而价格又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因此,供求决定价值。

43

光华园学习网

11、西斯蒙第危机论的贡献就在于,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避免性。他把资本主义下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消费和生产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据。他认为消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消费不足是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西斯蒙第是经济思想史上消费不足危机的首倡人。也是第一个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经济学家。

12、(1)对于经济学的研究,他们强调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否认经济规律在各国间的普遍意义,主张以研究各国特定经济问题为对象的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古典的政治经济学。(2)在关于德国的国民经济学研究中,他们强调国家和精神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3)在经济学研究方法方面,他们反对古典学派倡导的抽象演绎法,而主张以历史性归纳方法代替之。(4)在经济学研究中,他们否认理论概括的意义,而强调对于具体经济问题的资料收集、统计和初步整理工作。(5)他们在阶级立场上,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也为涉及既得利益的封建残余辩护,千方百计论证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在阶级利益上的一致性。

13、(1)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从经济方面说明本民族的要求,说明其遵循的目标和获得的成就,说明其目标选择的理由及成功的原因。(2)近代一切民族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对它们加以比较才能把握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本质。(3)国民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说明一种经济制度在当时为什么和怎样是合理的和有益的,而现时为什么会逐渐变成不合理的和有害的东西。 14、(1)制度的涵义在凡勃仑看来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习惯方式。(2)关于制的变化和演进,凡勃仑认为,人有两经济本能:一是改进工艺技术的本能,二是渴求获取利益的本能。经济制度相应也有两类:一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技术制度,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私有财产制度。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两种制度就表现为“机器操作”与“企业经营”二者的对立和矛盾。凡勃仑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进化经历了草莽、野蛮、手工业、机器工业四个时代。进化过程即制度演进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进化)的,因而对旧制度是可以改良的。

44

西南财大期末经济学说史 - 试题(十套)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r6b3nzsc2xc786bdjl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