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必修一)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课时 钠)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帮助学生过积极 健康的生
活,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 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 践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线, 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高一学 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较弱, 因此要体现高一化学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验 与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寓教于乐, 使学生能从中爱上化学。 教学【重点、难点】
1. 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 等方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教学 目标: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系统把握钠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并能熟 练的运用 .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思维力及分析问题
2.
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 创新进取的优 秀品质和协作
精神;
教学设计过程
【引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 方法来 研究它
们的性质的? 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挥该物质的优点, 更好的服务于人
类。怎样才能更科学的认识物质的性 质?通常我们采用 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壱、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
对象的方法
2. 实验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 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 质性质的预测或
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要求:( 1)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 步骤等
(2 ) 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3 ) ) 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客观而
正确的结论
3. 分类法: 根据分析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将对象分为不同 种类并且形成
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 逻辑方法。( 例:金属,非金属 ;酸碱盐)
4. 比较法: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的方法。
( 主要是站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对物质性质进行比较)
【板书】钠
试验探究 1 :【观察】 1、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比煤油的密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