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屋顶类型有什么意义 屋顶的结构及等级: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1、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2、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顶。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3、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qiang)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5、卷棚顶 :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此\三段式\迥异于欧洲古典建筑的\三段式\,有着独特的风格。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房顶不但体形高大且是曲面形,屋顶四面的屋檐是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与史称的\三段式\,在结构上是不完全一样的。瓦顶覆盖在与立柱联结的正梁上面,顺而向下倾
斜,形成美丽的曲线。边用头瓦,其色彩则与众不同。屋顶平缓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筑物雍容端庄的形态,
蒙生庄严雄伟的气势。它的最高层为大屋顶中间部分的屋冠,实际是研究所宽敞的会议厅,然而却犹如屋上又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古楼坐落在那里。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但是无论庑殿顶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还增添了
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浅谈当代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因素
【摘要】在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应该保护好传统的历史文化,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使我国建筑走向新时代、走向世界。 【关键词】建筑传统现代建筑传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有具体特定的建筑形式和内容,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探索、表现建筑文化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关系传统与现代因素表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建筑样式、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是当今我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与环境的关联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建筑(群)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即与周围新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没有保护缓冲区,以减少传统保护建筑与新建筑之间的碰撞。当缓冲区被确定,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就被保护,并保持传统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建筑,其高度、体量、色彩、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稍低的保护建筑,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同样需要与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
(二)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环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地段上,要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这时我们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环境中,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环境之中。二建筑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因素表现方面:
1、传统建筑保护一般地,对于传统建筑,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可分别确定为: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③总第39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建筑的保护,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我们应该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的保护建筑可通过功能上的转换,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在体现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赋予传统建筑更强的生命力。
2、新建筑单体设计新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与现代,首先应看新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历史文脉不突出的地段,新建筑对传统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设计创作水平确有很大提高,大致有如下四种方式:①复制和仿制传统建筑;②传统建筑符号提取和拼贴;③传统建筑形象变异和进化;④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
中寻找构思源泉。然而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①模仿西方;②拙劣摹仿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建筑的新风格,必须是在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思想、观念和技巧的同时,使之植根于本1=文化,从而使两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风格。 3、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①传统必然有一些成为新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高技术带来高情感”;③多样化的要求,要有多样化的人工环境一建筑;④人对物质生活的改变容易迅速接受和适应,而对精神生活、风俗习惯的改变则相对较慢。随着时代不同,传统与现代二者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这个条件经常是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构思、造型、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四结论在当前注重现代技术、注重西方文化的时刻,如何看待当代建筑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能更好地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需要社会的认可与配合。进入2l世纪后,面对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建筑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先进成果,使我国现代的建筑新风格体现出特有的文化。 参考文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赵琛.中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协会出版,19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