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3.(1)记叙 (2)描写 (3)议论 4. D 5.(1)河岸被山影压着。 (2)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有星流过旷野去
理解与鉴赏
1.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2. 我以为是阳光;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3.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黎明:指的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4.(1)“流”字以动写静,表现了月光的柔美。(2)“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3)“压”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而黎明未到的压抑心情,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
拓展与提高
1.《静夜思》略 2. 李白误以为月光是霜,鲁藜误以为月光是阳光;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鲁藜表达的是他对光明的渴求;李白在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他自己,而鲁藜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那一群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渴望光明的人。
第五单元 16 陈涉世家 积累与运用
1. hú lǘ zhé zēng jiàn ɡōu huì chī tǎn jì jiǎ chuò
2.(1)到……去 (2)暗地里 (3)同样 (4)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5)如果,假使,表假设(6)逃亡 (7)屡次 (8)注视
3.(1)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屡次、多次 几 (3)书写 字条 4.披坚执锐 篝火狐鸣 揭竿而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5.(1)史记 司马迁 西汉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6. 示例:赞同“陈胜是个大英雄”的观点。他富有政治眼光,敢想敢干,有勇有谋,理想远大,心系大局,终成大事。
赞同“陈胜是个野心家”的观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潜台词是他们能成王成侯,我为什么不能?可见在他灵魂深处,早已和封建统治者一样,高居于人民之上。这些思想导致他建立政权后急功近利,背信弃义,最终覆灭。(言之有理即可)
理解与鉴赏
1.(1)平素,向来 (2)故意 (3)愿望 (4)盟誓
2.(1)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3.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4. 挺、起、夺、杀 这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5. 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
6. 具有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拓展与提高
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是他们凭精神、表现、毅力、气度等征服了广大的观众,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是一种精神上的、品质表现等方面的冠军。(意思对,言之有理即
可。)
17 桃花源记 积累与运用
1. yǎn bīn yāo yù 陌 髫 豁 间 2.(1)繁多的样子 (2)对……感到诧异 (3)尽 (4)空阔,宽阔 (5)沿着 (6)打算 (7)更不必说 (8)同“俱”,详细
3.(1)豁然开朗 (2)怡然自乐 (3)无人问津 (4)世外桃源 4.(1)√ (2)× (3)√ (4)×
5.(1)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3)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没有出路的困境 6.(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进入桃源 离开桃源
7. 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 理解与鉴赏 1. B
2.(1)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2)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3. 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近即可) 4.希望能有一个环境优美、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共处的社会。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拓展与提高
1.示例:老奶奶,您好!房子我租下了。我今年5岁,没有小孩,只带了两个大人。 2.发展的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环境保护要有长远目光,环境一旦被破坏要恢复很困难,环境保护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18 与朱元思书 积累与运用
1.piǎo tuān kē línɡ 邈 纶 鸢 戾 2. C 3.(1)到了极点 断绝 (2)向上 在上边 (3)具体数目 极言其多 4. B 5 .D
6.(1)文章虽用骈体,讲究两两相对,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句式整齐而有变化。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1)山光悦鸟性 山重水复疑无路 (2)桃花潭水深千尺 碧水东流自此回 理解与鉴赏
1.(1)凭依(高峻的)山势。 (2)形容水声的清越。 (3)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树枝。 2.(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 清(清澈)、急(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
4. 从下到上,从近到远。
5. 热爱(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6. 抓住特点写景;有层次地描写景物;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拓展与提高
作者是以自己的官职给文集命名的,因为他曾做过奉朝请(一种闲职的官)。可以结合课本注释理解。
19 捕蛇者说 积累与运用
1. niè wǎn lòu cù fǒu háo bó huī
2.(1)捕得、捉来 了解、知道 (2)好像 你 (3)征收 赋税 (4)怨恨 毒害 3.异蛇 异蛇 草木 异蛇 人 4.D 5.(1)柳宗元 子厚 文学 议论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 如:弛然而卧(放心地躺下)、屋舍俨然(房屋整齐美观)、哗然而骇(被吓得哭天叫地的)怡然自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等。
7.《春望》、《泊秦淮》。 理解与鉴赏
1. 眼泪 使……活下去 迁移 这样
2. (1)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都拿出去。 (2)(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 3.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4.(1)斯役:捕蛇。吾赋:赋税。原因:赋税重于捕蛇(或赋比役更为不幸)。 (2)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3)第一组:蒋氏:吾以捕蛇独存 乡邻:非死则徙尔 第二组:蒋氏:弛然而卧 乡邻:虽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蒋氏: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乡邻: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乡邻不幸。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③衬托赋敛之厉害。④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 苛政猛于虎或赋敛之毒甚于蛇。 拓展与提高
都是以一个下层劳动人民的遭遇为例,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20 岳阳楼记 积累与运用
1. D 2. 辉(晖) 欧(鸥) 壁(璧) 揽(览) 3.(1)规模 (2)同“嘱”,嘱托 (3)完全,详尽 (4)日光 (5)全 (6)持、执
4.(1)顺利 通向 (2)和煦 和乐
5.(1)范仲淹 北宋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与鉴赏
1.(1)迫近 (2)离开 (3)因为 (4)放晴 2.(1)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担心谗言,惧怕讥讽 3. 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
4. 去国怀乡,忧馋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用意:将常人的悲喜情感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5. D
6.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与提高
1.(1)长江三胜,只剩岳阳楼了。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使岳阳楼名闻天下。 (3)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 (4)岳阳楼所占地势优越。
2.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 3.说明 结构精巧,端庄浑厚(或气魄宏大) 4.(1)对岳阳楼起对比衬托作用。(2)照应开头。 5.⑤D ⑥BCA 21 醉翁亭记 积累与运用
1. ɡōng yì yáo sù 壑 颓 伛 偻
2.(1)情趣 (2)尽兴地喝酒 (3)下棋 (4)于 (5)香花 (6)草木茂盛 3. C
4.(1)醉翁之意不在酒 (2)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苍颜白发 颓然其间者 太守醉也。
5.范仲淹替君主分忧 理解与鉴赏
1. 欧阳修 六一居士 北宋
2.(1)昏暗 (2)捕鱼 (3)摆放,陈列 (4)管乐器 3. 佳木秀而繁阴
4.(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5. 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6. 太守的本意并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间优美的景色,在于与民同乐。他在醉翁亭中摆下酒席,宴请宾客,目的是取乐,所以大家陪伴太守喝酒喝得越畅快,玩得越起劲,太守也就越高兴。(意思对即可)
拓展与提高
(一)1.(1)中秋节(2)重阳节
2.屈原投江 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
3.看法(1)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
宣传标语(2)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二)略 第六单元 22 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