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A)
员工应知题库(成型组)
1、什么是压线、爆线、缺料、缩水、变形、错模、偏模、歪头、端子高低、烧焦、杂质、伤端子、标记模糊、熔合纹、流纹、塞料、气泡、裂纹?
答:压线:是指电线在型腔纲尾或线沟内放置的位置不正确,造成合模时被压伤。轻者绝 缘或护套受到损伤;重者导体都会露出来。
爆线:是指电线在型腔内放置的位置不正确,在射出时PVC胶料将电线冲歪以致暴露在插头表面。
冲胶:是指由于射出压力过大、料温过高或电线外径过小模具夹不紧等而造成的电线
被冲出破皮,甚至PVC沿电线冲出烫坏电线,电线过度后退拉断铜丝等。 缺料:是指射出时PVC胶料未充满型腔及纲尾,造成的少肉现象。
缩水:是指射出时PVC胶料虽已充满型腔,但由于射出的条件调整不佳以致插头冷却
后,表面收缩凹陷过大,尺寸也会造成偏差。
变形:是指冷却时间过短,产品尚很软时就强行出模以致受力变形,或冷却时间虽 已足够,但由于出模时取出的方式不正确(如离模具很近的地方一手抓线等),局部挂线太多互相挤压等原因以致受力变型。
歪头: 是变形的一种,特指端子与插头端子面不垂直。见图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端子高低:是指由于模具未能正确定位,未将端子放在正确位置、冷却时间过短等原
因造成的端子位置不正确,尺寸超出公差。(见图)
551893964.doc第 1 页,共 13 页 1999/5/28
烧 焦:是指由于长时间加温而不射料或射料较少而引起的PVC胶料变色、气泡甚至固化而
堵塞料管。
杂 质:是指由于换料不彻底或胶料中有杂物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杂物的现象。
伤 端 子:指将端子放入模具时作业不当,将电镀层刮伤或模具与端子的尺寸不配而在成型 时将端子刮伤。
标记模糊:是指产品表面的各种标志或轮廓模糊不清。
熔 合 纹:是指射出时不同方向的两股胶料相遇熔接而产生的接合纹。 熔合纹过深就是裂纹。
错 模:是指上下型腔或纲尾位置未对正,造成左右或前后错开的现象。见图:
正 确 错 误
偏 模:是指由于字板、线沟、横销或定位稍等位置不正确,造成端子、电线刻字等偏差 正确的位置。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正 确 错 误
流 纹:是指产品表面出现的胶料流动的痕迹,一般是弯曲螺旋状(熔合纹一般较直)。 塞 料:是指由于模具、端子或作业方法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的胶料从端子孔口流入的现象。 气 泡:是指由于胶料中的水气未烘干、胶料中的挥发物太多、加热温度太高以致分解或模具 排气不畅而造成的产品表面及内部的气泡、疏松等。
飞 边: 是指由于模温太高、料温太高、压力太高、射速太快、模具间隙过大,锁模力太小等 原因而造成的产品合模线明显、端子位等处有胶溢出的现象。
抬 模: 是指由于压力过高、锁模力太小或某穴突然堵塞等原因而造成的上模被抬起,合模线
过大甚至连在一起的现象。常伴随着冲胶的发生。
2、为什么剥头后必须要100%确认后再成型?确认的标准是什么? 剥头后不能立即成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要注意a、端子或内模不得损坏,露在外面的部分不得受伤。 b、铜丝折断不超过三根,超过者必须剪去端子。
c、绝缘内皮已破损者要注意与其它导线及绝缘破损处保持一定距离,否则高压 测试时易NG。
551893964.doc第 2 页,共 13 页 1999/5/28
d、铜丝有露出者必须齐根剪去并将绝缘层尽可能推至端子铆合处。 e、破损的绝缘、护套要剪去,否则成型后易露在产品表面。
f、推绝缘层或护套时要从离纲尾、线沟稍远处下手,否则纲尾线沟处的PVC被拉薄, 外径就变小,射出时纲尾、线沟夹不紧,出现冲胶。
剥头后不能立即成型的原因是: a、剥头时极易剪断或拉断铜丝超过三根。
b、剥头时极易剪破绝缘层,成型后高压测试NG。
c. 剥头时外皮破损,不经修剪会爆出产品表面。
d、外皮被拉长,或不推回。
3、 PVC用错会造成什么后果 ?硬度、颜色、性能、N.M.耐硫化、N.M.UL温度、W-A。 答: a、硬度:不同的插头、SR等需要不同硬度的胶料与其配合,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性能要 求标准,如有些插头需要SA95(35P)的PVC才符合标准(端子将不会被拉出),但
有些插头需要SA80的PVC才满足摇摆试验的要求;一般SR用较软的料,但有时为
达到某种目的反而用硬料。故硬度不是随意给出的,必须按产品工程图或其它 技术文件规定使用。不明之处需向开发课询问。
b、颜色: 颜色是最容易被客户挑剔的。颜色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各供应都有不同的规定。
我公司是以YJ???来表示颜色的。核对颜色是否正确,除编号以外,还必须用
眼睛为比对。比对应在日光下或充足的阳光下进行,以免有误差。
注 意:线色的PVC经射出后会略为变暗。 c、耐温: PVC常有60℃、105℃等,这表示耐温的不同,显然105℃比60℃的胶料有更高 的耐温性能,在高温下的机械、电气性能都更好,故不可混用。
d、N.M.: N.M.是“非移行性”的英文缩写,表示这种PVC是不会腐蚀ABS、PS等塑料的。 而一般的PVC在与ABS、PS等长期的接触中会对其造成腐蚀。ABS和PS是 常见电器产品外壳材料。
e、UL: 表示符合UL标准要求的塑料。其各种综合性能都很好,而一般PVC并不符合 UL全部要求。
f、耐硫化:耐硫化表示在含硫的气氛中 PVC 不会变色。
g、耐 寒: 一般用W-A表示PVC是户外型耐寒的,也就是说在低温下弯曲不易裂开。
4、 为什么停机前要射完料管内的余料(用手动或其它方法)? 答: a. 射完余料可以避免料管内的PVC 烧焦,堵塞料嘴等。
b. 趁热射完料余料,可使料管干凈。再次开机换其它种类的胶料比较容易,既快又 不易有杂质。
c. 料管再次升温很快。
5、 为什么停机前将模具合拢? 答 :停机前将模具合拢有以下好处:
551893964.doc第 3 页,共 13 页 1999/5/28
a. 防止机器故障时一开机,上模突然脱落下伤人。
b. 防止因疏忽将附件,工具等遗忘在模具上,重新开机时压坏模具。 c. 防止异物或灰尘落入模具。
6、何时才能拔出横销的针?
答: 应在开始加料到开模前这段时间内拔出插针。过早拔出,因还在射料会冲动端子,同时胶
还很软,不易固定端子,故仍会产生端子高低现象;过晚拔出,在顶出时插针还固定着端子,会 造成插头的变形,端子尺寸反不易保证。 7、为什么因器故离机时要将料管温度降低100℃?甚至关掉电源和马达。
答: 因为PVC胶料是热敏性材料,温度稍高或加热时间稍长就会分解变色,严重时甚至碳化
(即烧焦),变色可通过打空模等排除,但烧焦时就必须请专人修理。不可强行加大压力
拉出或旋转加料,以图拉出料管。被烧焦的料管即使得到修复,也极易隐藏碳化的颗粒等,给今后的生产带来不便。关掉马达是为了节约电源。
8、为什每次合模前要吹凈模腔?
答: 因为在生产作业中有时会刮伤端子,留下电镀层或铜层;有时会压伤电线留下铜箔或胶
皮层; 有时双被覆电线内的滑粉会落入模具;有时型腔还有水份及过多的脱模剂、杂物等,如不吹掉,就会在成型时附在产品表面上或对成型造成其它影响。
9、 脱模剂起什么作用?怎样才能正确使用?
答: 起到帮助脱模的作用,有时开模后产品仍卡在模具中,不易取出。强行取出或顶出时会
造成变形。还可以利用脱模剂来达到让产品留在下模或上模的目的。脱模剂在使用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喷雾前先上下摇动以使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均匀。
b. 不可近距离喷雾,以免过于集中。应距离约300mm左右。
c. 不可过量喷雾。过量或距离喷雾都会造成局部脱模剂太多,封闭排气槽成型时受热气化,排气不畅而缺料、缩水,或熔合线太长、太深。 d. 上、下模过分不均匀会造成产品两侧表面的光洁度明显差异。
10、 防锈剂起什么作用?怎样正确使用? 答: 起到型腔表面防锈的作用。使用时要注意:
a. 喷雾前先上下摇动以使内部的液体充分混合均匀。 b. 不可近距离喷雾,以免过于集中,应距离约200mm左右。
c. 不可过量喷雾。有一层保护膜即可,因为防锈剂内有一些蜡质,过量的话下一次再使用时就难清除干凈。
11、停机后为何要关闭模具冷却水?
答: 模具冷却水与机器冷却水是不同的,机器冷却水是经过散热的水,而模具冷却水是
551893964.doc第 4 页,共 13 页 1999/5/28
经过冰水机冷冻过的水,水温通常在20℃以下,与室温的差别很大,故停机后会在模 具上形成冷凝水珠,会造成模具生锈。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12、为什么字版不能错?
答: 字版是模具附件,但他形成了产品表面的标志,代表着产品的认证国家型号、电 压、电流等。有些字版,尽管上述的内容都一样,但由于排列位置、个别的标志 不一样,都会被认为与客户所认可的不一致而遭到退货。故字版错误是属于严 重的缺点,必须认真对待,成型前要核对产品工程图。
13、成型前发现错极性怎么办?
答: 成型前发现错极性应立即挑出做记号,交相关人员处理,决不可继续成型,让检验人
员 去测电。因为检验人员可能会疏忽,测试机也可能出故障,就有可能将不良品流
出。
14、成型前发现漏铜怎么办?
答: 成型前发现漏铜要视情况而定。若漏铜小于3根,(含3根,可齐根扯断或剪断续成
型;若超过三根,应立即挑出或作记号,交相关人员处理,决不成型,检验人员有可能会疏忽,测试机也可能出故障,就有可能将不良品流出) 。
15、什么是计量、如何正确计量?
答: 所谓计量是指能够保证成型机通过螺杆,将塑化好的熔体定温、定压、定量地射出所
进行的准备动作。通俗的说,计量就是加料时螺杆的后退距离,也就控制加了多少新
料。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射出量是否足够。一般来说,计量是用“料完”行程来控制的。该开关越远离料嘴,加料量就越多。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开关固定要牢固,否则经常碰撞或振动位置变化造成计量变化。 b. 背压要适当,若背压太小,胶料比松散、密度小,易造成计量不准。
16、什么是一次压、二次压。
答: 射出充模是指螺杆从料管内的计量位置开始,通过油缸施加高压,将塑化好的胶料经 料嘴射入模具的过程。充模分为流动充模、保压补缩和倒流三个阶段。
a. 流动充模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次压”,“一压”的阶段。该段压力较大,目的是克服射出的阻力,短时间内将大部分胶料(90%左右)射入模具。若压力太小,则射出很慢, 会造成缺料或熔合不良。若压力太大,则可能出现射速太快(当然射速还可以另外调节), 将电线冲偏,或冲断电线或出现喷射的痕迹。压力大也可能出现冲胶。 b. 保压补缩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压”或“二压”的阶段。该阶段的压力较小,目的是将一次压未全部射满的胶料补足,同时,当产品冷却收缩时再补一点料以免缩水。二压的时间以水口冷却凝固,胶料不会倒流即可。时间太长对避免缩水毫无意义,反而
551893964.doc第 5 页,共 13 页 1999/5/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