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 第2讲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23:33: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讲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天津卷、江苏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可见这类作文在命题中的重要性。 一、思辨类新材料作文 所谓“思辨类”,是指所给的材料在思维指向上呈现二元对举或并举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哲理性,要求考生作辩证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作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给予考生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却又不容易“套作”和抄袭,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审题流程模板]

第一步:抓关键词,明确意图

思辨型材料作文往往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语句暗示命题者所给的中心思想或情感倾向。因此,通读材料,明确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语句,再进行深度思考,是考生对思辨型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最容易把握也最稳妥的方法。

第二步:溯果追因,探求本质

考生要想立意深刻,还需要对材料的要点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溯果追因,探求结果背后的本质。

第三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

对于试题材料所提供或蕴含的多个观点,考生可兼顾两者或多者,将其放在一起辩证分析。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质;既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既关注其影响,更思考其解决方案等。

[审题思路展示]

[典例1]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

第一步:抓关键词,明确意图

这是一则思辨类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信息为“弹痕分布”,围绕这一关键信息有两个不同观点:军方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多的地方,而统计学家沃德却认为应该加强弹痕少的地方。材料还明确表明“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这就表明了出题人的情感倾向。

第二步:溯果追因,探求本质

追根溯源,探究沃德得出观点的原因,某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能返航,说明这些部位并非飞机关键,防护不需更强;某些部位“弹痕少”的飞机返航,背后隐藏的是这些部位“弹痕多”的飞机没能返航,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飞机最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经过深入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命题者的考查重点是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否辨清材料中的因果关系,这是文章立意需要注意的。

第三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

写作此题,要注意分清几组辩证关系:有与无(即幸存飞机与被击落飞机);片面与整体;狭隘经验者与科学统计学家(军方与统计学家);多数人与少数人(军方与统计学家)。

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①从“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的角度立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从“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的角度立意:跳出惯性思维的桎梏。 ③从“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的角度立意:全面、综合地看问题。

④从“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的角度立意: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 ■佳作赏评

“看不见”的致命伤 一考生 ①总有一些不足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却很难发现。固守陈规的思维使得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问题,“看不见”事物的致命伤。 [名师解读] ②“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第①段,引出论点,干净军方对战斗机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大多数军利落。 官只看到了战机表面弹孔分布不均的表面现象,却第②段,引用材料中的事忽视了“看不见”的致命伤。其实只要仔细想想,例说明大多数人固守陈规就能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弹孔的分布理应是均匀的,的思维,忽视“看不见”之所以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是因为机身不同部位的致命伤。 对损伤的承受能力不同。弹孔多的地方承受能力反第③段,通过美国哥伦比而强,战机可以安全返航,而弹孔少的地方承受能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论力弱,受伤的战机很少有机会返航。本来显而易见述了大多数人固守陈规的的问题,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下却如此扑朔迷离,甚思维,“看不见”的致命伤至朝着反方向去思想。 的危害。 ③这种“看不见”的致命伤并不罕见。震惊世界第④段,通过曹操对待部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也是如此。起下的事例,论证了他们绕飞前,工程师们反复调试了各种精密仪器。在他们开惯性思维,转变思维方看来,只要保证这些复杂仪器的正常工作,意外事式的重要性。 故就可以避免。然而,仅仅是一个被忽视的小小的第⑤段,举例论证当惯性橡皮圈的松动,就导致了燃料泄漏,本该冲上云霄思维成了桎梏,应果断摒的航天飞机在半空燃成了一朵巨大的烟火,让世界弃。 为之叹惋。工程师们“只有复杂仪器才会出错”的第⑥段,提出忠告,醒人惯性思维使得这场灾难没能被阻止。 ④打破惯性思维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就有许多曹操部下写给袁绍的表忠信。这些信中大多是贬低曹操,抬举袁绍,并表示希望耳目。 投袁。有谋士建议曹操借此机会,抓出叛徒以儆效尤。那些写了表忠信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并没有那么做,他根本就没有看那些信,还命人把它们全部烧了,不追究任何人。曹操的做法不可谓不聪明,他绕开了惯性思维,在下属面前树立了一个宽容的形象,赢得了部下对他的尊重。从此以后,他的部下对他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这就是打破惯性思维所带来的益处。 ⑤当惯性思维成了桎梏,我们就应当果断地摒弃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才能避免那些“看不见”的致命伤的出现。古罗马时代,一位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结。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打开,真是又急又气。有一天,他试着解开这个结又失败后,狠狠地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两半——结打开了。 ⑥打破惯性思维的牢笼,解放我们僵化的思想,别让固定的思维模式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见”那些致命伤!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部分 第2讲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5lrw7874u7px008twlp8xswm2yhdw015j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