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
于印发福建省水产苗种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海渔〔2011〕299号)
各市、县(区)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
为加强我省水产苗种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行为,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促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水产苗种场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闽海渔〔2011〕299号附件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二○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福建省水产苗种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水产苗种场的生产和管理,提高水产苗种生产水平,确保水产苗种质量安全,逐步实现水产苗种良种化和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和《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相关规定从事生产。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水产苗种场是指经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认定并颁发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水产苗种场(包括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市级水产良种场)。
第四条水产苗种场实行分级认定、属地管理原则。
第五条经认定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扶持。
第二章水产苗种场条件
第六条水产苗种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㈠生产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周边无污染源,生态环境适宜种苗的生长、繁殖。
㈡生产规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生产条件和设施符合水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要求海水苗种场占地面积3亩以上,育苗池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具有苗种繁育的孵化池、育苗室、实验室等配套设施;淡水苗种场占地面积50亩以上,其中池塘面积30亩,并配套暂养池、催产池和孵化设施等。
㈢亲本来源:用于繁殖的亲本来源于水产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种质标准。
㈣管理人员:配备场长、生产管理等人员。
㈤技术人员:必须有一名初级以上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水产养殖、苗种培育等相关专业知识。
㈥技术操作工人:配备有经过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操作工人。
第七条所在地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第六条规定申请的,应当予以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第三章水产原良种场条件
第八条生产条件
㈠生产环境:水质优良,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周边无污染源,生态环境适宜原良种的生长、繁殖;场区环境绿化、整洁美观。
㈡场址要求:交通方便,通讯畅通,电力充足。原良种场抗洪、防涝、抗旱能力应符合50年一遇标准。
㈢配套设备:建有完善、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过滤设施,并配备蓄水、供电、增氧、调温等配套设施。
第九条生产设施 ㈠省级水产原良种场
⒈海水原良种场占地面积25亩以上,育苗池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并配套相应的培育池、渔排等养殖设施;淡水原良种场占地面积150亩以上,其中池塘面积100亩,并配套暂养池、催产池和孵化设施等。
⒉具备与其原良种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培育和配套设备,保种、选育、培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合理。
⒊容易混杂的养殖对象有专池养殖,有防止原良种逃逸和品种混杂等配套设施。
⒋配置有资料室、档案室、实验室、培训室、标本室、管理房、专用仓库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㈡市级水产良种场
⒈海水良种场占地面积15亩以上,育苗池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并配套相应的培育池、渔排等养殖设施;淡水良种场占地面积100亩以上,其中池塘面积60亩,并配套暂养池、催产池和孵化设施等。
⒉选育、培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设备配套齐全,容易混杂的养殖对象有专池养殖。
⒊配置有资料室、档案室、实验室、管理房、专用仓库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第十条从业人员 ㈠省级水产原良种场
⒈管理人员:配备场长、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人员,其中要求场长从事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五年以上。
⒉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要具有遗传育种、苗种培育等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全场中
级以上和初级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不低于10%和20%。并配备具相关职业技能资格的质量检验检疫、实验操作等技术人员。
⒊技术操作工人:技术操作工人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操作工人占全场职工的比例30%以上。
⒋技术培训:原良种场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对本场技术员、技术操作工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⒌技术协议:应有技术依托单位,并与其签订技术协议。 ㈡市级水产良种场
⒈管理人员:配备场长、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人员,其中要求场长从事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⒉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要具有遗传育种、苗种培育等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全场中级以上和初级水产技术人员占全场职工的比例不低于8%和15%。
⒊技术操作工人:技术操作工人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操作工人比例占全场职工的20%以上。
⒋技术培训:定期对本场技术员、技术操作工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⒌技术协议:应有技术依托单位,并与其签订技术协议。 第十一条生产管理
㈠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㈡制定水产原良种保存、良种选育的技术路线和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按技术规程组织实施。
㈢亲本培育和苗种生产等过程,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药,保证亲本和苗种药残不超标。
㈣亲本来源应清楚、可追溯,生产操作过程应有完整的生产记录。主要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