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化学提升突破专题十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带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2:05: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10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全面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电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电化学内容涉及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尤其是新型电源和光电设备不仅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与科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学科规律。学习和使用电化学知识既能解决化学问题,又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电化学试题的情境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电源、研发中的新型电池、实验室中的电化学装置以及生产中的电化学设备,既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电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考查基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证据推理等认知方面的素养,也能渗透灌输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情感态度方面的素养。

1.【2019新课标Ⅰ卷】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 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

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还属于否定式单选题,仍要求选择错误的说法。A项正确,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 催化剂,而生物燃料电池则在室温下合成氨,条件温和,且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图中的氢 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2MV2+=2H++2MV+,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MV2+发生还原反 应生成MV+,左室电极上反应式为MV+-e=MV2+,即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左电极为该生物燃料电池的负 极;C项正确,正极区,在固氮酶作用下发生反应N2+6MV++6H+=2NH3+6MV2+,氮元素由0价降低为-3 价,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项正确,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MV+-e=MV2+, 正极反应式为MV2++e=MV+,则内电路中带正电的质子(即H+)移向正极,即从左极室移质子交换膜,

进而穿过交换膜移向右极室。

【素养解读】本题以生物燃料电池、室温合成氨等真实情境为载体,考查原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渗透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素养的水平1、水平2、水平3的考查,体 现了考纲中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能力的要求,也体现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2019新课标Ⅲ卷】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 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

????ZnO(s)+2Ni(OH)2(s)。 Zn(s)+2NiOOH(s)+H2O(l)????充电放电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

NiOOH(s)+H2O(l) ZnO(s)+H2O(l)

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单选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多孔增加了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沉积的 ZnO分散度高,故A说法正确;B、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充电时,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阳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即阳极反应式为Ni(OH)2(s)

+OH(aq)-e=NiOOH(s)+H2O(l),故B说法正确;C、根据电池反应方程式,负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 高,即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

ZnO(s)+H2O(l),故C说法正确;D、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阴离子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故D说法错误。

【素养解读】本题以新的科学成果为载体,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二级电池等知识, 涉及变化观念、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等素养,体现了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难 度系数不大。

1、新型化学电源

一般这类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科技成果为素材设计高考题,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点很高,但考查的内容并不难,落脚于电化学基本理论,主要考查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极反

应及离子移动方向等,注重于基本能力的考查。

首先大致浏览一下题目和题目所配的原理图(此时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关注需要回答的问题,看是否属于考查原电池一般原理的题目。如是,解决必须借助化学电源工作原理解决的题目时,要带着问题去研究题目或题目所提供的原理图。

电极反应式书写与判断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溶液中阳离子(或氧化性强的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则正好相反;

步骤二:两电极转移电子数守恒,符合正极反应加负极反应等于电池反应的原则;

步骤三: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若反应,一般要将电极反应和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反应合并。

【典例1】【2018·高考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 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 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答案】D

【解析】电池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A项正确;结合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需吸收CO2,而充电时释放出

2+C, CO2,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C,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2CO3

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C被氧化生成CO2,D项错误。

【素养解读】本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可呼吸Na—CO2二次电池为背景,要求考生依据题干给予的电极材 料信息判断出电池正负极,进而判断电极反应式;命题要求考生对于电化学反应原理不仅要有感性认识,

2020年高考化学提升突破专题十 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带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5n6y545sv1x2cx44e354ncj33s2bw019s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