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开题报告
面张力。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前人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修正,确定了适用于郑411西区超稠油的黏度、溶解度和体积系数的计算公式,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国外研究动态:
自从Whorton等人于1952年取得第一个二氧化碳采油专利以来,二氧化碳采油一直是采油领域的重点[11]。CO2采油技术应用最多的是美国、加拿大、前苏联、英国等。近年来二氧化碳采油在美国仅次于热采技术[12~14],可提高采收率15%~25%。2004年美国共实施了71个CO2驱油项目[15],其产油量达到32 731.8m3 /d。国外成熟的二氧化碳采油技术,加速了稠油油藏后期二氧化碳辅助开采研究。俄罗斯研制成功一种将饱和的尿素溶液注入被蒸汽加热的地层,使尿素在高温下,分解成氨和CO2,对地层进行注蒸汽、碱和CO2驱的综合处理方法,已在俄罗斯的部分稠油油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高效的,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采油技术是在前期稠油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拓展到稠油油藏领域。该项技术研究以室内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碳在稠油中的作用机理和不同注入方式的效果对比,通过开展现场试验,进行效果对比。预计通过该工艺实施可以将达到提高单井原油产量、增加油气比、延长生产周期,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项技术为稠油油藏后期的开采提供一条新的捷径。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应用证明,向油藏中注二氧化碳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而且油藏是一个天然的密封很好的储气库,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永久封存。因此,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是二氧化碳利用与永久封存的最佳途径[16]。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总结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成果,并做出简评,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分析CO2驱油的机理,并梳理其发展现状。 3、分析CO2驱替稠油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
4、解析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机理,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技术难题。
35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分析CO2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的机理和可行性,列举目前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以及存在问题。
6、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第一步:完成课题国内外动态研究。 第二步:所探究课题国内外成果、发展趋势。 第三步;完成二氧化碳驱油机理研究。
第四步:完成蒸汽吞吐和二氧化碳采油优劣势研究。 第五步:完成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机理研究。
第六步:实例研究,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七步: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四、研究工作进度
第1—4周 查阅文献,了解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并参加开题答辩。
第5—8周 完成蒸汽吞吐,二氧化碳驱油机理研究。
第9—10周 完成二氧化碳驱替稠油可行性的研究,影响因素研究。 第11—12周 完成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机理研究。
第13—15周 找出目前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16—17周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月明. 注蒸汽采油技术[M].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6. [2] 陈铁龙. 三次采油概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3] 曾玉强, 刘蜀知, 王琴等.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研究概述[J].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4] 刘若.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二氧化碳辅助开采技术研究[D]. [5] 李振泉, 李相远, 袁明琦等. 商13 - 22单元CO2驱室内实验研究[J]. 油气采收率技术, 2000, 7 (3) : 9 - 11.
36
附录1:开题报告
[6] 张红梅, 安九泉, 吴国华等. 深层稠油油藏CO2吞吐采油工艺试验[J]. 石油钻采工艺, 2002, 24 (4) : 53 - 56.
[7] 梁玲, 程林松, 李春兰. 利用CO2改善韦5稠油油藏开采效果[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24 (2) : 155 - 157.
[8] 罗瑞兰, 程林松, 李春兰等. 稠油油藏注CO2吞吐适应性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 114-118.
[9] 张守军, 郭东红. 超稠油自生二氧化碳泡沫吞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石油钻探技术, 2009 (5): 103-106.
[10] 陶磊, 李兆敏, 张凯等. 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机理———
以王庄油田郑411西区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 (1). [11] Whorton L P,Brownscombe E R,Dyes A B.Method for producing oil by
means of carbon dioxide[P]. U.S. Patent 2623596,1952.
[12] Bae J, Irani C. A Laboratory lnvestigation of Thickened C02 Process[P]. SPE
20467,1990.
[13] Davis B W,Organosilicon Polymer Having Nonrandom crosslinkages Useful
EOR Using Carbon Dioxide Flooding[P]. U. S. Patent 4989674, 1991. [14] Davis B W. Polysilalkylenesilane Polymer Useful in EOR Using Carbon
Dioxide flooding [P]. U. S. Patent 5080169, 1992.
[15] Changhong Gao,Xiangliang Li,Fangjian Zhao.Heavy oil production by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 Geo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 Field Company, Dongying, Shandong, China.
[16] 岳湘安, 赵仁宝, 赵凤兰. 我国CO2提高石油采收率面临的挑战[J]. 北
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 7 (2) : 487-490.
37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2:文献综述
X X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稠油油藏注CO2辅助蒸
汽吞吐技术研究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4年3月28日
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