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五地壳及其运动专题综合检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1:3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综合检测5 地壳及其运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二模)下图示意俄罗斯某地所遭遇的地理现象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角砾岩按成因属于( ) A.沉积岩 C.侵入岩 答案 A

解析 该地所遭遇的地理现象应为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大量碎屑物质,碎屑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沉积压实,而形成了角砾岩。

2.熔化岩石形成过程中最可能伴随着( ) A.地壳岩浆喷出 C.地热强烈释放 答案 B

解析 图中熔化岩石是由物体强烈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岩石熔化而形成的,该过程最可能伴随着强烈的变质作用,B项正确。由图可知,该过程中并没有岩浆喷出,也没有地热的强烈释放,A、C两项错误;熔化岩石形成的过程中最可能发生变质作用,与沉积作用关系不大,D项错误。

(2019·山东济宁一模)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下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据此完成3~5题。

B.强烈变质作用 D.较强沉积作用 B.变质岩 D.喷出岩

3.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 ) A.40米 C.120米 答案 C

解析 图中等高距是50米,结合等高线分布,陷落柱的最大深度范围是-150~-100米,最小深度范围是-50~0米,相对高差范围是50~150米,最大垂直高度应接近150米,故C项正确。

4.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 ) A.背斜顶部多裂隙 C.煤层结构较松软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煤层底面的海拔,该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易陷落,故A项正确。

5.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下列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 ) A.周围岩层逐渐致密 C.涌出水量逐渐减少 答案 B

解析 周围岩层逐渐致密,不易发生陷落,排除A项;涌出水量逐渐减少、煤层顶板压力减小,发生陷落的可能小,排除C、D两项。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易发生陷落,B项正确。

(2019·湖南四大名校联考)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新疆罗布泊东北部的白龙堆沙漠中,是在以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而成,高10~20米,长200~500

B.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 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 B.向斜槽部易积水 D.煤炭采空致塌陷 B.80米 D.160米

米以上,弯曲延伸,远望就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读图,完成6~8题。

6.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 D.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白龙堆雅丹地貌是在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而成,地壳抬升不利于沉积,故排除B、D两项;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形成沉积岩层,说明早期河湖众多、地势较低,河湖不易干涸,而现在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沙漠中,说明沉积物形成后,经历了地壳抬升,河湖抬升后,湖水干涸,地面出露,受风力、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最终形成白龙堆雅丹地貌,故A项正确,C项错误。

7.推测白龙堆雅丹地貌区的盛行风向主要是( ) A.西南风 C.西北风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应一致,成因应是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东北风影响,故B项正确。

B.东北风 D.东南风

8.卫星从900千米高空拍摄到的罗布泊湖盆形似人耳,有八道耳轮线,其形成原因是( )

A.湖水退缩蒸发的盐壳痕迹 B.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 C.地壳上升形成的湖岸阶地 D.古代人类活动改造的梯田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罗布泊“耳轮”位于盐壳的边缘地区。属于罗布泊的组成部分,随着湖泊的湖水蒸发,湖泊干涸,盐壳不断累积,最终形成“耳轮”,故A项正确。

(2019·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C.冰川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原因,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B项正确;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高低不平,A项错误;该地无冰川分布,C项错误;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可能是风,D项错误。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C.风力侵蚀 答案 C

解析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洼地形成,且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项正确;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洼地,A项错误;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B项错误;如果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D项错误。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B.流水侵蚀 D.冻融塌陷 B.流水 D.风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培优教程第一编专题五地壳及其运动专题综合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615o066mm38gut0xsx29kcek7hm3l013x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