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课件:第四章压强和浮力 ppt.Convertor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1:12: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压强和浮力 1.(20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对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2.(2012·义乌) 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 500吨。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瓦良格号”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 。(g取10牛/千克) 3.(2012·金华)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 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 (海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4.(2011·嘉兴)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 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5.(2010·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 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知识点一 压 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 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 ;(2) 。

3.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压力的方向 指向被压物体,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压力并不都是重力产生的,只有物体孤立静止在水平面上或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处于自由状态时,压力大小才 重力。

4.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增大压强方法:(1)增大 ;(2)减小 。

知识点二 液体压强

1.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规律:(1)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深度越大,液体压强 ;(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

越大,液体压强 。

3.计算公式:p=ρgh,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 和 有关,而 与液体的体积、重力及盛装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4.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F G F G F G

知识点三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 作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实: 实验。 2.1个标准大气压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1个标准大气压= Pa。

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还与季节和天气有关。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气 压增大,水的沸点 。

知识点四 流体压强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

2.飞机的升力:飞机机翼的形状像鸟的翅膀,下方平上方凸,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 相同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比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 ,因此上方气流速度 ,压强 ,下方气流速度 ,压强 ;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知识点五 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叫做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向下的压力。其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施力物体是液体。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

或气体)受到的 。公式:F浮=G排= 。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 和 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无关。

知识点六 物体的浮沉

1.浮沉条件:上浮:F浮 >G物(ρ物<ρ液);漂浮:F浮 =G物(ρ物<ρ液); 悬浮:F浮 = G物(ρ物 =ρ液); 下沉:F浮 <G物(ρ物 >ρ液)。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的大小用 表示,它表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2)潜水艇靠改变 实现上浮、下潜;(3)气球、飞艇靠改变浮力实现上升、下降; (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在所能测的任意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 。 3.计算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F浮=G-F示(2)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3)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4)利用浮沉条件: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

要点一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

方法

1、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要点二 固体压强

2、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压强之比p甲∶p乙=

______。

要点三 液体压强

3、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P是装有橡皮膜的探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 ) A.探头橡皮膜向下h增大 B.探头像皮膜向下,h减小

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 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

要点五 气体压强

4、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 m变为2 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要点五 物体的浮沉条件

5、把一个质量为30 g,体积为50 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 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 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要点六 浮力计算

6、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面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

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

固体压强公式p=F/S中S的判定

7、底面积为0.1 m2,重力为200 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200 cm2的凳子上,铝块对凳子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8、物体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区别边长为4 cm、密度为2×103kg/m3 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10 N/kg)( )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 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 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

实验探究一 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注意点:测量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缓慢浸入液体中;物 体静止时读取弹簧秤示数;溢水杯中不再有水溢出时,方可取出物体。

2.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入的液体密度有关,与物 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3.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

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O,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 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3.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课件:第四章压强和浮力 ppt.Convertor.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6u5j9b4f26j6mx9r6s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