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分)计算:= .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可得. 【解答】解: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12.(3分)写出一个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一次函数: y=﹣x+2等 .
【分析】要使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需经过第二、四象限或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若经过第二、四象限的正比例函数,且k<0即可;若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需k<0,b>0即可.然后根据前面结论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或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答案不唯一,如y=﹣x+2等(只要k<0,b≥0即可). 故答案为:y=﹣x+2,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此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k,b的符号正确判断直线y=kx+b(k≠0)所经过的象限. 13.(3分)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满足x﹣y=3,则m的值为 1
=,
【分析】②﹣①得到x﹣y=4﹣m,代入x﹣y=3中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
,
②﹣①得:x﹣y=4﹣m, ∵x﹣y=3, ∴4﹣m=3,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14.(3分)棱长分别为5cm,4cm两个正方体如图放置,点P在E1F1上,且E1P=E1F1,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P,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第13页(共26页)
.
【分析】求出两种展开图PA的值,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如图,有两种展开方法: 方法一:PA=方法二:PA=
==
cm, cm.
故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cm.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5.(3分)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ABC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均在y轴上,C(0,2),∠ACB=90°,AC=BC=4,平行于y轴的直线x=﹣2交线段AB于点D,点P是直线x=﹣2上一动点,且在点D的上方.当S△ABP=4时,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BPM,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 (﹣6,8)或(2,4)或(﹣8,4)或(0,0) .
第14页(共26页)
【分析】分四种情况:①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BPM1;②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BPM2;③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PBM3;④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PBM4,画出图形,分别求解即可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
∵∠ACB=90°,AC=BC=4,平行于y轴的直线x=﹣2交线段AB于点D,C(0,2), ∴D(﹣2,4), ∵S△ABP=4, ∴PD?BC=4, ∴PD=2, ∴P(﹣2,6),
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BPM1, 作M1R⊥PD于R,
∵PM1=PB,∠M1RP=∠PSB=90°,∠RM1P=90°﹣∠RPM1=∠SPB, ∴△RM1P≌△SPB(AAS), ∴M1R=PS=4,RP=BS=2, ∴M1(﹣6,8);
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BPM2,同理可得M2(2,4); 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PBM3,同理可得M3(﹣8,4); 以PB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PBM4,同理可得M4(0,0). 故答案为:(﹣6,8)或(2,4)或(﹣8,4)或(0,0).
第15页(共26页)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分)
16.(6分)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解方程组
现有两位同学的解法如下: 解法一;由①,得x=2y+5,③
把③代入②,得3(2y+5)﹣2y=3.…… 解法二:①﹣②,得﹣2x=2.……
(1)解法一使用的具体方法是 代入消元法 ,解法二使用的具体方法是 加减消元法 ,以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基本思路都是消元(或都设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使二元问题转化为了一元问题); .
(2)请你任选一种解法,把完整的解题过程写出来
【分析】(1)分析两种解法的具体方法,找出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即可; (2)将两种方法补充完整即可.
【解答】解:(1)解法一使用的具体方法是代入消元法,解法二使用的具体方法是加减消元法,以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基本思路都是消元(或都设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使二元问题转化为了一元问题);
故答案为: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基本思路都是消元(或都设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使二元问题转化为了一元问题); (2)方法一:由①得:x=2y+5③, 把③代入②得:3(2y+5)﹣2y=3,
第16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