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知道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复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复习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复习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
1.生活中常见盐:NaCl、Na2CO3、NaHCO3、CaCO3等。 2.生活中常见盐的主要用途。 3.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5.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和活泼金属反应。 2.盐和酸的反应。
3.盐溶液和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5盐的热分解 三、化学肥料
1.植物缺氮、磷、钾等肥料的表现。 2.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化肥、农药的利弊及合理使用。 4.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课堂检测
1、酸、碱、盐三类物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溶于水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都含金属元素 D、都是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是:( )
A、CuO B、Fe C、Na2CO3 D、Cu
3为了用实验证明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Fe、Cu、MgCl2溶液 C、Mg、CuO、FeSO4溶液 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4、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u(NO3)2、Na2CO3和稀盐酸三种物质的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现象的是( )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Na2SO4溶液 D、KCl溶液 5、有五瓶失去标鉴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NO3)2 ②NaCl ③KOH ④CuSO4 ⑤K2SO4 如果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下列合理的鉴别顺序是( )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 6、要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 )
A、MgSO4→MgCl2 B、Na2CO3→NaOH C、Ca(OH)2→CaCO3 D、Fe2O3→Fe(OH)3
7 用所给盐的化学式填空:NaCl 、Na2CO3 、KNO3 、CuSO4 、NaHCO3 、KMnO4、CaCO3、K2CO3、CaCl2、(NH4)2SO4、KAl(SO4)2·12H2O、NH4NO3 能净水的是--------;能作牙膏磨擦剂是--------;能作洗涤剂的是----------;能用于游泳池消毒的是 ---------,其杀菌原理是 -------------;面团发酵时若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不足,要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最好加入--------------;能和CaO、NaCl等配料一起制作松花蛋的是-------,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能和柠檬酸一起自制汽水的是 ---------;鱼胆破了,涂抹--------- 溶液可去除胆汁(含一种酸)的苦味,此溶液还可浸泡蔬菜降低农药残留量;既能使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又可制作不用电“冰箱”的是----------;---------的溶液可用于农业选种;能作复合肥的是------;能增强农作物抗倒伏能力、但不能和铵态氮肥混施的是 ------;能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能和过量NaOH(溶液一起检查出糖尿病的是----------;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治疗原理 -------------,传统的融雪剂是----------;冬天建筑施工时掺入砂浆内能防冻的是---------,其原理是 --------;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能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的是---------
8、以锌、氧化铜和盐酸为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两种制取铜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 。
第二种方法: 。
9、有一固体,可能由CaCl2、K2CO3、Na2SO4、NaCl中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 和 只有一种存在。 (2)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 或
(3)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有 存在。故此固体是由 组成的混合物。
10从H、O、C、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各物质的化学式:
(1)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_________(2)水溶液显碱性的盐_________(3)可作高能燃料的单质_________(4)具有强腐蚀性的碱_________(5)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酸_________
从H、O、S、K四种元素符号中选取合适的符号写出下列类别的各一种代表物的化学式:
(1)氧化物_____________(2)可溶性碱_____________(3)含氧酸_____________(4)正盐_____________物质__________。
11.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Ⅰ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组为了进一步研究碳酸钙分解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白色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产生的气体经除杂、_________后,被已称量好的足量的\吸收剂\吸收......\吸收剂\宜选用_________,该方案中还需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12据媒体披露,顾客反映:某连锁餐饮业“××豆浆”所提供的油条有氨的异味。经记者采访,店方承认连锁店是用碳酸氢铵和水配成溶液发的面,使油条膨松。以下是记者与“××豆浆”品控部某经理的对话:记者:“为什么部分油条有氨的异味?”经理:“我们对油条中的碳酸氢铵是定量化标准,对各门店的油条制作采取规范化标准。”“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因为今天的厨师是新手。”对稍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经理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由以上信息回答:请指出经理所说话中的科学性错误(在文中用线划出)。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 ---------------------------------------------------传统膨化剂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其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学方程式 -----------------------,碳酸氢钠、碳酸钠都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钠也可用作膨化剂,但它受热不分解,请你说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哪一个用作膨化剂更好?--------,理由是----------------------。制作油条时还要用到明矾、食盐,要鉴别食盐和纯碱你可以用厨房调味品中的 -------,现有一块北方盐湖结晶析出的白色晶体,可能含有Na2CO3 、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证明其成分,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为-------------------------------①加水溶解 ②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③加入足量硝酸 ④加入硝酸银溶液A. ④②③① B. 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一家油条店因误把工业盐亚硝酸钠当作食盐放入油条中致使二百多人中毒,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形与食盐很相似,其水溶液呈碱性,请你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这两种溶液的方法(2种)------------------------------------------------------------------------------------------------------------。碳酸氢铵常用作氮肥,不能用作食品膨化剂,因为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某些企业在生产“龙口粉丝”时添加化肥碳酸氢铵和氨水,以达到增白效果,但这两种物质均可转化成致癌物。碳酸氢铵属于-----类,而氨水属于----类,它们均不含----元素,由此可见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 元素。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取样,加入------并-----,若产生 ---------,则含铵根离子。小军家里有块麦地,土壤板结,测pH发现酸性过强,小军建议爸爸向地里撒些熟石灰来改良土壤,父亲说:“家里还有些碳铵,放久了会失效,不如两场小麦一场打,和着石灰一起撒了。”能按父亲说的做吗?说说你的观点 -------------------- 。农作物生长需要施加含氮、磷、钾等的化肥,人的生长常常需要补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补钙剂要细细嚼碎后服用效果才更好,原因是 -----------------------------------------------------------;骨头中含有----溶的磷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煮骨头汤时常加入一种调味剂--------,使磷酸钙转化成 ----- 溶的---------------盐而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补钙目的。
13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Ⅰ: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