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亲身体验拿作业本,加深对排队意义的理解。】
三、哪些地方要排队
1.课件出示各种场合排队的图片。
讨论:他们为什么排队呢?学校里什么地方需要排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超市结账(超市结账要排队,先来后到莫着急);上下楼梯(上下楼梯要排队,靠右行走最安全);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公交要排队,不推不挤文明行);银行取钱(银行取钱要排队,一米线外安静等);乘坐电梯(乘坐电梯要排队,先出后进不拥挤);等等。
2.课件出示上车、打水等文明礼让的图片。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排队,且在公共场所必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四、怎样排队好
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图片。
讨论:(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人们正在做什么? (2)他们做得好不好?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为什么? (3)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要求:(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组长负责记录。 (2)每个学生必须发言。
(3)最后大家商量出最满意的答案后,回到座位上坐好。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在公共场合,不管有没有明文规定或是他人监督,我们都应该主动排队。排队时应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距离,能主动批评、制止不守秩序的人。以维护公共秩序。具体来说,在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应按照银行划定的区域按顺序排队;等候公共汽车时,应按顺序排队;遇到老幼或孕妇要谦让对方,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12.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2)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
(2)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 3.行为与习惯
培养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做到尊重他人。 4.过程与方法
(1)结合反面事例,学会傲一个讲文明、有公德的人。 (2)尝试运用多种途径,从我做起,保持公共场所安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2)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 2.难点
(1)培养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做到尊重他人。 (2)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反面事例。 2.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平时发现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班的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你们想不想看看。(生答:想)
2.课前准备好的几个学生表演节目。(表演内容为教室内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3.师生共同观看节目。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同学的行为吗?你们认为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生答:不喜欢。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休息) 5.师生共同点评刚才表演节目中的几种不文明的行为,指出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6.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想一想:(1)如果你有这些行为,你怎么办?(2)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怎么办? 7.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8.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9.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你们知道有些行为是不文明的,也都表示改掉这些坏毛病,你们真棒!我相信如果大家发现不文明行为后能够及时制止,我们的班级会变得安静无比,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我们小点儿声。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一年,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可塑性很高,所以教师利用反面事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做个小小“调音师” 1.课件出示噪声的危害。 2.师生共同观看。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调音师”。请同学们针对教材第47。页的内容,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做才能杜绝不和谐的声音,把这些声音变小呢? 4.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5.师:小小调音师们,你们想到哪些好办法,帮助大家消除噪音呢? 6.全班交流方法。
生1:做个警示贴,提醒自己小声些。
生2:讨论时,每组可以指定一个小组长。声音太大时,他就提醒大家。 生3:在班内设监督员,监督同学们的行为,制止不和谐的声音产生。 生4:和老师一起编写儿歌,大家传唱。
7.师:看来,你们发现了很多好的办法,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合格的“调音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实际,拓展延伸
1.师:从班级到学校,我们的小调音师们发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并想了很多办法制止它们,完成了我们“调音师”的责任。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走出学校去找一找哪里需要我们这些小小调音师。21?世纪*教育网 2.师:在出发前,我们要先培训一下,争取做个合格的“调音师”。 3.课件出示提示安静的标志。
4.学生积极地辨认这些标志,说出标志所代表的意义。 5.课件出示一些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的图片。 6.学生仔细观看,并查找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 7。学生汇报。 生1:医院。 生2:学校。 生3:图书馆。 生4:阅览室。
8.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这些场所都有警示标志,也需要我们这些“调音师”去引导大家保持这些场所的安静。尤其是当我们在这些场所发现不和谐声音的时候,一定记得履行我们的“职责”呀!
9.师:其实,除了这些场所外,还有一些公共场所没有警示标志,但同样需要我们保持安静。你们知道这样的地方吗?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9页图片,说出哪些场所要小点儿声。
10.学生汇报:公共汽车上、楼梯问、电影院等场所也要小点儿声,不要影响别人。
11.师:其实,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就看有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张观察表,记下来还有哪些地方也要小点儿声,提醒同学和自己。
12.小结: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一种礼貌,也是文明的体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养成好习惯,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哪些公共场所需要保持安静,从而学会在这些场所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四、开阔视野,推而广之
1.师:在前面,我们屡次提到一个间——公共场所.那么怎么理解这个词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