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备战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专题测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7:22: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11. 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10.D11.D

【解析】第9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第10题,树木大量死亡,使清河绿洲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第11题,外围和内部林带建设,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行距内耕作低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海子湿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该湿地为黄河变迁留下的故道,7km黄河水量流经湿地南部。调查发现,黄河开河(河流解冻)前后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2006---2007年为例,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采食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采食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你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每年农民把玉米种到岸滩上后,往往不到收货季节就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最多也就是三年一收,典型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

(1)据图,分析该湿地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2)评价当地种植玉米的区位条件。

(3)推测大天鹅在黄河开河前后采食植物数量、品种产生差异的地理原因。 【答案】(1)该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洪涝、凌汛导致河流泛滥,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形成季节性低浅滩涂和浅水沼泽、湖泊等湿地。

(2)位于中温带,具备一年一熟(春种秋收)的热量条件、岸滩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有利条件,但当地洪涝严重(或多夏涝、凌汛)导致三年一收。

(3)黄河开河应为河冰融化,发生凌汛的季节。开河前,气温低河流封冻,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栖息范围小,食物来源少,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为主;被黄河水淹没的玉米,在整个冬季都被冰面封存;开河后,大量未收到的玉米浮出水面,也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了食物。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可知,南海子湿地位于黄河上游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黄河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在黄河解冻后产生的洪涝导致河水泛滥;又黄河携带来的泥沙在此河段由于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形成季节性低浅的滩涂和浅水沼泽、湖泊等湿地。第(2)题,评价玉米种植的区位条件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内蒙古位于中温带,具有一年一熟(春种秋收)的热量条件,该地区有黄河经过,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同时由于黄河的季节性泛滥,使岸滩的土壤肥沃,适合玉米种植。由于该地夏季多暴雨、冬季多凌汛,黄河泛滥严重,导致黄河三年一收。第(3)题,从题干可知,黄河开河应为河冰融化,即发生凌汛的季节。在黄河开河前,河流封冻气温较低,大天鹅只能栖息在非结冰水域,栖息范围小;此时的玉米已被黄河水淹没,整个冬

季被 冰面封存,食物来源少,大天鹅只能以当地天然优势植物——酸模叶蓼为主;黄河开河后,大量未收到而被冰封的玉米得以浮出水面,为集中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提供植物。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 影响:与①地相比,②地径流量变化更大

原因:与①地相比,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

或答与②地相比,①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3) 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解析】第(1)题,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主要是因为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蒸发旺盛,蒸腾作用强。第(2)题,如果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①地位于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大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②地位于入海口,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径流量变化更

大。第(3)题,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是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备战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专题测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7iwe7tkhq5nrap1rg1l036aw5tvqk00xn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