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 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①“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②“所以”的意思,③通假字的辨识。3.背诵《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 )
A.???
郯子之徒.?
?日与其徒.
上高山
B.???孔子师.郯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一世之雄也 D.???
小学而大遗.?
?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本来。A项同伙,一类人/随从。B项以……为师/有技艺的人。D项丢弃/遗弃。 ②( )
A.???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纵一苇之所如.
B.???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圣人无.常师??无.
贵无贱
D.
??? 使之然.也?其声呜呜然
?.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曾经。A项赶得上/往。C项没有/无论。D项这样/……的样子。 ③( )
1
?已?学不可以..A.??口舌动也?意北亦尚可以..
?轮?以为..?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乎始?游于是..C.?
?于是饮酒乐甚?..
?之所学也?不如须臾..D.???哀吾生之须臾..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片刻,形容时间短暂。A项同今天的“可以”/可以用。B项把……制成……/认为。C项从此/同今天的“于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砺则利?金就.A.?
?颓然就醉?.
?逝者如斯?.B.??天下之民至焉?斯.?有槁暴?虽.?C.?虽一毫而莫取?.?于物也?善假.?D.
?狐假虎威?.
答案 B
解析 B项这/那么,则。A项接近,到。C项即使。D项凭借。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用心一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B项古义: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C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 )
2
A.今之众人 ..C.驾一叶之扁舟 ..答案 C
B.凌万顷之茫然 ..D.颓然就醉 ..
解析 A项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B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倒塌,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
?望武昌?东.A.??也?顺流而东.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之入?不知日.?之?吾从而师.?C.
?孔子师郯子?.
?圣人也亦远矣?其下.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意动用法,以……为师。A项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东进。B项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太阳。D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但意思不同,不及/攻下。 ②( )
?直?故木受绳则.?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犹且从师而问焉.B.?
?风雨兴焉?.
?吾前?生乎.C.??如冯虚御风?浩浩乎.
??假舟楫者.D.??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的人”。A项就/却。B项代词,之/兼词,于此。C项在/词尾,……的样子。 5.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①于?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介词,向..
??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第三人称代词,他.
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度,大概、恐怕②其?其.其可怪也欤副词,表感叹,真是?一说表反问,.
? 难道??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还是.
6.指出下面一组句子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知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 答案 均为宾语前置,条件是疑问代词作宾语。 7.翻译下列句子。
其曲中规第三人称代词,它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那些.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要点:就;博学;“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向上可以吃尘土,向下可以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要点:“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下”名词作状语;“用心”,古今异义词)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糊涂呀!(要点:身,则,耻)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我)认为凡是这一州山水有不同常态的,我全都享有(游览遍了),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特卓立。(要点:凡是,山水有异态者,未始)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朋友也知道那江水与月亮吗?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却始终不曾流逝;时圆时缺的,就像那月亮,却终究没有增减。(要点:而,卒,大意对) 8.在横线处填入所缺的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