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析版】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6 5:47: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2.已知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且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cx﹣

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2

A. B. C. D.

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确定a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确定c<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判断一次函数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由此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 ∴ab<0,

∵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c<0,

对于一次函数y=cx﹣轴上方; 对于反比例函数y=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简称:左同右异);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也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体,满分24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4分. 13.若x﹣y=2,则代数式x﹣y﹣4y的值为 4 .

考点: 完全平方公式.

2

2

2

,c<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0,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

,ab<0,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分析: 把x﹣y=2变形为x=2+y,再代入解答即可. 解答: 解:把x﹣y=2变形为x=2+y,

把x=2+y代入x﹣y﹣4y

22

=(2+y)﹣y﹣4y,

22

=4+4y+y﹣y﹣4y, =4,

故答案为:4.

点评: 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把x﹣y=2变形为x=2+y.

14.已知x1、x2是方程x﹣3x﹣2=0的两个实根,则(x1﹣3)(x2﹣3)= ﹣2 .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再把(x1﹣3)(x2﹣3)展开得到x1x2﹣3(x1+x2)+9,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 所以(x1﹣3)(x2﹣3)=x1x2﹣3(x1+x2)+9 =﹣2﹣3×3+9 =﹣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

15.滕州市政府大楼前广场有一喷水池,喷出水的路径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以水平地面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号总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6x(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9 米.

2

2

2

2

2

考点: 二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喷水的最大高度就是水在空中划出的抛物线y=﹣x+6x的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利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得其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即为本题的答案. 解答: 解:∵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6x,

2

∴喷水的最大高度就是水在空中划出的抛物线y=﹣x+6x的顶点坐标的纵坐标,

22

∴y=﹣x+6x=﹣(x﹣3)+9, ∴顶点坐标为:(3,9), ∴喷水的最大高度为9米, 故答案为:9.

2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函数模型,利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6.如图,矩形ABCD中,AB=5,AD=12,将矩形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在直线上进行两次旋转,则点B在两次旋转过程中经过的路径的长是

考点: 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分析: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D长,再根据弧长计算公式计算出然后再求和计算出点B在两次旋转过程中经过的路径的长即可. 解答: 解:∵AB=5,AD=12,∴BD=∴

==

=

=13,

的长,

=6π,

+6π=

,故答案为

∴点B在两次旋转过程中经过的路径的长是: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弧长计算,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弧长计算公式l=

,是基础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旋转中心以及半径的变化.

17.我们经常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乙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是通过不断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得到一系列图形,观察图形可得

= 1﹣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 由题意可知: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1﹣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第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二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的面积是1﹣

,由此规律得出答案即可.

+

+…+

,最后空白部分

解答: 解:∵第1次分割,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2次分割,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第n次分割,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故答案为:1﹣

=1﹣

+

+…+

=1﹣

=1﹣

点评: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读懂题目信息,理解分割的方法以及求和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EF⊥EC交AD于点F,连接CF(AD>AE),下列结论:①∠AEF=∠BCE;②AF+BC>CF;③S△CEF=S△EAF+S△CB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①③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分析: 延长CB,FE交于点G,易证∠AEF=∠BCE,可得①正确;即可证明△AEF≌△BEG,可得AF=BG,EF=EG,即可求得S△CEF=S△EAF+S△CBE,可得③正确; 可得AF+BC=CF,即可得②错误; 解答: 解:延长CB,FE交于点G,

∵∠AEF+∠BEC=90°,∠BEC+∠BCE=90°, ∴∠AEF=∠BCE,①正确;

【解析版】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19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7nc56sgeq6bod04q39t7z7sh75lu600ogj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