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资笔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孟子B.荀子C.格塞尔D.威尔逊 【答案】B。
解析: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需要外在力量加以调教。孟子、格赛尔、威尔逊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发展依靠人的本性和内在力量。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答案】D。
解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说明行动的重要性,强调的品德因素是道德行为。
3.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则在体育运动、组织工作方面显示才能,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B.可变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荀况认为“人之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解析:所谓“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约之以礼,属于社会本位论。
1 / 31
5.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标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联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 A.均衡性B.选择性C.独立性D.综合性 【答案】D。
解析:新课程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题干描述的是综合性的要求。
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答案】A。
解析: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下列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教育B.遗传素质C.环境D.成熟机制 【答案】B。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中,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8.“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 【答案】B。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是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9.“逆境可以成材”“出淤泥而不染”等典故蕴含的道理讲的是( )。 A.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C.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 / 31
【答案】D。解析:“逆境”“淤泥”代表的是个体发展的不利环境,但是个体仍然能够“成材”“不染”,充分体现出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变不利因素和条件。
10.个体身心发展的( )给我们的启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影响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答案】D。解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现的是因材施教。 11.以下选项情景描述的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张琳的写作技能完全符合录用要求 B.李红的撑杆跳成绩突飞猛进
C.刘明的珠算水平在全年级学生中是最棒的 D.小李在全市象棋比赛中获得季军 【答案】B。解析:撑杆跳属于操作技能。 12.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 A.示范B.讲解C.反馈D.练习
【答案】D。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
13.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的打字。这是动作技能形成标志中的( )。 A.意识调控减弱B.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C.动觉反馈作用加强D.在不利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
【答案】A。解析: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特征包括:(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受意识支配调节,否则,动作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准确无误时,意识调控被自动化所取代,动作是无意识进行的。
3 /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