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7:33: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0-24题。(16分)

DNA存数据 王佳蕾

①“欢迎来到DNA数据保护中心!您现在正在档案室里。”讲解员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间屋子。仅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储藏着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所有数码信息!包括数千亿张家庭相片、自拍文件、影像资料、音乐文件和个人资料。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科幻”,就像在硬盘上保据一样,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在DNA上保存数据了。2016年4月,著名的好纂鸣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分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②特艺集团的成就并非创举。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有两个团队将一本300页的书、若干图像、一个PDF文件,甚至声音成功地储存在了DNA上。而这次新奇之处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视频资料储存到了DNA上。这也说明现在已经可以在DNA上存储一切数码信息。

③ 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碱基(A、C、C、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井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C、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个片段。

④如今,人关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储存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在电脑和手机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要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预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一数据量将增长11倍,目这种超势并无逆转迹象。根据数据储存专业公司易安信的计算,如果用内存为1286B的苹果 ipad Air来储存这些数据,所需的 ipad Airs起来可以在地球到月球之间堆六。人类呼唤比现有储存系统更高效的新系统。

⑤DNA合能满足以上需求,数十亿年来?它一直是生物遇传信息的載体。DNA前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最具高效性在体积不到一只妈蚁的百分之一的人

1

美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破基,后者是编码選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室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⑥如今, Google、 Facebook和亚马逊为了储存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住足球场的数据中心的支持,而目这还很耗电。如果用DNA这种新型载体,只需一个汽车后备阳就能满足它们所有数据的储存需求。

⑦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冷干燥避光,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几万年前猛象的DNA,还能成功将其破译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现有的其他我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首先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但DNA存就设有此关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⑧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印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比,这两个步骤目前耗密基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基至数干欧元,

⑨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室馆,还有诸如亚马逊、 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⑩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原文有删改)

20. 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段落 第⑤ -- ⑦段 说明内容 DNA储存的特待点 (1) (2) 第 ⑧ 段 (3) 2

第⑨段 (4) 21. 选文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选文第⑨段中的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掉?为什么?

但数十年后,或许..DNA请存就会普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2012年,就已经有团队将文字、图像、PDF文件、声音和视频成功地存储在了DNA上

B.虽然现在我们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比人美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但是在未来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

C.DNA储存虽有许多优势,但在现有的情况下,还不能立即取代硬盘

D.只要储空间保持冷干燥,DNA储存的保存时效就可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3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题,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这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选文有改动)

19.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

A.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4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8x5u6r1ua6bod04q39t7z7sh75m1a00oh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