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简答题
1,何为发色团,助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叫做发色团。有些原子或基团,本身不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光波,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原子或基团叫做助色团。
2,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答:①辐射光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时所需的能量相等②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
3,①何为化学位移?②它有什么重要性?③在1H-NMR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如果磁场强度固定而改变频率,或将射频固定而改变磁场强度时,不同环境的质子(即具有不同屏蔽常数δ的质子)会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共振。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共振峰将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这种由于分子中各组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的磁场产生共振吸收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②由于化学位移的大小与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学位移的大小来考虑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亦即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③由于化学位移是由核外电子云密度决定的,因此影响电子云密度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化学位移,如诱导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溶剂效应,氢键等。
4,何谓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按照分离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答: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作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根据其分离原理,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方法。
5,液质联用(LC-MS)时对分析样品制备的要求。答:①样品要力求纯净,不含显著的杂质,尤其是与分析无关的蛋白质和肽类。②不含有较高浓度的难挥发酸及其盐,难挥发酸及其盐的侵入会引起很强的噪声,严重是会造成仪器喷口处放电。③样品黏度不能过大,防止堵塞柱子,喷口及毛细管入口。
二、填空题:
1.uv-vis光谱由 分子 吸收能量激发 价电子 或 分子轨道上 而产生的 带状 光谱。分为 可见光区、近紫外光区、远紫外光区。
2.IR光谱是研究 分子结构 的吸收光谱,也称 红外吸收 或 分子转动-转动 光谱,可反映分子所带 官能团 用于鉴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3.NMR法中影响质子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有 诱导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氢键效应、溶剂效应、共轭效应 。
4.质谱简称 MS 就是把 分子离子 或经一定方式裂解形成的 碎片离子 按照 质荷比 大小排列的图谱。
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2分)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 670.7n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吸收峰的位置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σ→σ*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水
6. 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υC-C
7.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D)卤化物晶体
8. 下列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吸收峰频率最高的是(D)—O—H
9.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 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如何变化?(B) 逐渐变大
10.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 12C
1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质子属于磁等价核(C)R—CO—NHaHb
12. 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最大(D)—CHO
13. 3个不同的质子Ha、Hb、H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为σb>σa>σc。则它们 的化学位移如何? (C)δc>δa>δb
14. 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D)反门控去偶谱
15. 下列化合物中羰基碳化学位移δC最大的是 (A)酮
16.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C)红外和核磁
17.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B)从小到大
18. 某化合物经MC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m/z为67。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可以判断分子式可能为 (C) C4H5N
19.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C)M-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