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有关鱼类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表有黏液减少水的阻力
B.鲫鱼在水中不停而有节奏地用口吞水,其作用是进行呼吸 C.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
2 . 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两只大角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进行争斗 C.乌贼遇到敌害喷出“墨汁”
3 . 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
B.森林中生活在一起的狒狒群体 D.孔雀开屏
A.
B.
C.
D.
4 . 海葵、海哲等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这两种动物属于( ) A.环节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鱼类
5 . 下列有关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9 页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约占体重的20% C.人体的骨骼肌由中间部分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增加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6 . 下列说法找那个正确的是( ) A.一个动作可以靠一块肌肉来完成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7 . 下列属于水生的脊椎动物组合的一项是 A.虾、蟹、草鱼 B.鲤鱼、鲸鱼、海豚C.海葵、海星、水螅
D.河蚌、青蛙、鳄鱼8 . 根据图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骨和关节组成 B.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受神经系统控制 C.图中屈肘时①和②同时收缩 D.关节软骨和滑液可使关节灵活
9 . 下列生物中有口无肛门的是( ) A.涡虫
B.蛔虫
C.沙蚕
10 . 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的行为
第 2 页 共 9 页
D.蜗牛
B.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与学习和生活经验有关
D.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11 . 蚯蚓、海葵、乌贼、蛔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动物(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D.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
12 . 小芳同学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将6种生物的分类结果列入下列方框内。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类群1:螃蟹、蜗牛、蝗虫 类群2:家鸽、草鱼、大鲵 A.体温是否恒定 C.呼吸方式的不同
13 . 猪肉绦虫的成虫长期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 A.小肠 B.盲肠 C.食道 D.肛门四周
14 .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是( ) A.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C.能伴随动物一生
B.动物生来就有 D.都受环境因素影响 B.脊柱的有无 D.生殖方式的不同
15 .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哪一结构绕关节活动 A.神经
B.韧带
C.血管
D.骨
16 . 某同学对①鲫鱼②蟾蜍③啄木鸟④大熊猫四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9 页
A.①②③④体内都有脊柱 C.①②都用鳃呼吸
B.③④是哺乳动物 D.②③④是恒温动物
17 .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该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A.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C.环境因素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B.遗传物质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D.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8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述了春天的美景,诗中蝶与莺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气门;气囊
B.气门;肺、气囊
C.气管;气囊
D.气管;肺、气囊
19 . 麻雀是北方常见鸟类,已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麻雀的运动方式是( ) A.飞行、奔跑
B.奔跑、跳跃
C.飞行、跳跃
D.奔跑、爬行
20 . 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灵活
C.狒狒首领在群体中央取食是社会行为
B.鸟类占领巢区是繁殖行为 D.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二、填空题
21 . 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尾尖,再寝到腹部育儿袋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______ 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______决定的;而幼年黒猩猩则能模仿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幼年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______行为.
22 . 常见的两栖动物:(1)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部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皮肤腺,眼晴后面有一对大型的毒腺,能分泌白色毒液,可制中药________。
(2)大鲵:又叫娃娃鱼(传说它的哭声像婴儿啼哭),终身有________,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达2米。生活在深山的溪流中,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3)蝾螈:终生有_______,生活在清冷的静水池沼里,有时也爬到陆地上来。
23 . 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_________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三、连线题
24 . 请将下列动物与其类群对应起来
第 4 页 共 9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