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化学仿真模拟卷07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I 127 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iO2 B. CO2 C. CaO D. H2SO4 答案:A
解析:酸性氧化物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A(二氧化硅)和B(CO2)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碳酸钠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但是B(CO2)还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而A(二氧化硅)不能溶于水,故A正确; C.氧化钙和碱不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D.是属于酸。
2.配制250mL 1.0mol/L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为圆底烧瓶;B为容量瓶;C为漏斗;D为分液漏斗,配制250mL 1.0mol/L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容量瓶,其余都不需要。故选B。
3.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电解质的是
A. 蔗糖 B. NH3 C. CH3COOH D. HCl 答案:C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通常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水等物质。A.蔗糖是非电解质,故错误;B.氨气是非电解质,故错误;C.醋酸是电解质,故正确;D.铁是HCl属于无机物的电解质。故选C。
4. 下列化石燃料的炼制和加工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的分馏 B. 石油的裂解 C. 煤的液化 D. 煤的干馏 答案:A
解析:A、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正确;B、石油的裂解得到低分子量的烷烃和烯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C、煤的液化需要高温,肯定会发生裂化等复杂的化学变化,选项C错误;D、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 酚 —OH B. 羧酸 —COOH
C.答案:B
醛 —CHO D.CH3—O—CH3 酮
解析: —OH未直接与苯环相连,属于醇,A项错误;属于羧酸,官
能团为—COOH,B项正确;属于酯,官能团为酯基(),C项错误;
CH3—O—CH3属于醚,官能团为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HO的电子式: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 1-丁烯的键线式:
,D项错误。
D.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答案:C
解析:A.—CHO的电子式未将氧原子的未成键电子表示出来,故A错误;B.甲基是支链,不能表示在主链中,故B错误;C.1—丁烯的键线式:型,不是其比例模型,故D错误。故选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12原子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核素 B. 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两者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 N3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D. CH3OH与CHOCH3互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A.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C?12原子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A正确;B. 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二者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正确;C. 同素异形体是同
,故C正确;D.
是丙烷分子的球棍模
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N3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错误;D. CH3OH属于醇类,H3COCH3属于醚类,二者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 D正确。答案选C.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铁罐中 B. 钠单质可应用于电光源领域 C. 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D. CO2可用于制备全降解塑料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所以常温下浓硫酸可以贮存在铁罐中,故正确;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透雾能力强,可以做高压钠灯,故正确;C.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故错误;D.二氧化碳制备全降解塑料,减少污染,故正确。故选C。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这类物质通常称为碱性氧化物
B. 在人类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先后得到了使用
C. 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从而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A、碱性氧化物是只能与酸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光学显微镜距离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实在太遥远了,而电子显微镜虽然比光学显微镜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距离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还有一段距离。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使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和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新型显微镜,故B正确;C、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故C正确;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故D正确;故选A。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液溴反应得到溴苯,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都相同 C. 乙炔在空气中不易完全燃绕,燃烧时冒浓烟
D.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容液褪色,说明乙烯有漂白性 答案:A
解析:A. 苯和溴反应为取代反应,故错误;C. 乙炔的含碳量高,所以燃烧时冒黑烟,故正确;B.正丁烷和异丁烷结构不同,沸点不同,故错误;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故错误。故选A。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 试纸在检测气体时必须先湿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