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2、(滕尼斯)礼俗社会:特征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活”,其成员由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维系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共同的朋友和敌人,在他们中间存在着“我们”或“我们的”的意识。
法理社会:特征是更多的理智与工于心计,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契约与个人主义是至上法则。 3、社区工作:(ppt)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4、汉堡制: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因创立于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这种救济制度是一种在全市中心办事处综合管理下的分区救人自助式的救济制度。 爱尔伯福制:一项社区救助制度,该制度仿效汉堡制,但有不少改进。(书上和ppt上没有具体的名词解释,可以看看书或ppt用自己话写吧)
5、 睦邻组织运动:社区睦邻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是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
6、福利国家:英国费边社,是社会主义派别之一,政府应当负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与家庭所不能承担的责任,以达到社会公平。主张成员之间应当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强调社会成员民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和分享社会福利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 7、社区建设:建设和发展社区。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期,由政府发动的一场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运动。(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
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8、社区照顾:指整合全部社会资源,运用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网络,为需要照顾人士在家庭或者社区中提供全面照顾,促成其过正常人的生活
9、社区服务: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和居委会会依托,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而开展的、 本质是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
10、社区教育: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再教育过程,即社区活动的教育化和学校教育的社区化,它是以社区成员自身为教育主体和对象,面向人生、面向全社会的新的社会化方式。(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
象,以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1、社区组织:
作为名词:以某一社区为范围建立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居民一定需要的各类组织 作为动词:(作为社区工作方法的社区组织)是社区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它利用组织的形式,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代表与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整合
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推动社区发展。
二、章节重点 第一章:
1、社区的功能(了解):生产-分配-消费功能;人的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相互支持功能。 2、社区工作的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罗斯曼)任务目标:就是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件具体的任务,达成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以至修桥补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 过程目标:为了完成总体目标而进行的工作。“即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对公民事务的了解,以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等”。 具体目标: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 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力分配。 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 发挥居民的潜能。
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 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3、社区工作的特征 以社区为对象。
宏观的分析角度与较广的介入层面。 居民的集体参与性。
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政治性特点。
4、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要记住每个工作模式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适用于什么情况以及策略。
5、社会策划:社会策划就是在对社区问题和需要分析的基础上,以理性方法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满足社区需要的一种方法。
社区策划模式就是解决社区内的主要问题,包括系统收集相关社区问题的资料,分析可行的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权衡利弊,找出先急后缓的次序,最后决定最有效的方案,加以实施。
6、社会行动: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以非制度化的渠道和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市场组织等强势群体示威抗议,旨在改变不平等的地位和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第二章: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了解):调查、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
义学派并立、获得、盘点阶段、理论统一、理论归类 2、功能派理论:
帕森斯-- AGIL模型。适应(Adaptation)、目标实现(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① 适应,是指系统必然同环境产生一定关系,为了能够存在下去,系统必须拥有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或者说,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
②目标实现,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 ③ 整合,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有效的发挥效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
④ 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期间,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 3、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无处不在;社会问题的成因在于利益团体间冲突难于协调解决;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从制度上下工夫。 4、新保守主义
代表人物:哈耶克与约瑟夫 主要观点:
(1)社会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2)自由市场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3)强调个人主义
(4)家庭是自我照顾的单元
(5)助人自助(社区社会工作中,帮助社区成员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建立与社区及整个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5、社会民主主义
强调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责任 6、新女性主义
三个阶段:选举权与就业、机会平等、关注男权制度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主要观点:社会问题成因于男权制度,追求两性平等
对社区社会工作的影响:女性主义的社会工作方法有授权(增能)、全女性小组、意识提升小组
7、罗斯曼的社区工作三大理论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
(1)主要观点:在一个社区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最终促进社区人、物的综合发展的模式。
(2)适应的问题是:不参与、网络解体、人口流动大异质性高、缺乏沟通、冷漠与疏离
(3)策略:鼓励居民自助或互助来参与社区事务,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4)主要目标:任务目标是解决特定问题、过程目标是建立制度与组织。
社会行动
(1)主张: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被组织起来争取利益和资源
(2)目标:任务目标是改变社区权力和社区资源的不公正分配,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过程目标是增强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提高解决问题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在制度层面引发变革 (3)策略:倡导者 社会策划模式
(1)主张:工作者做出专门的计划,设计出各种计划与政策,以有效的方式执行,服务于有需要的人。
(2)工作方法:科学性
(3)工作对象: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三种方法的运用(台湾苏景辉)
当社区居民同构型较高,或意见比较容易取得一致时,可以运用社区发展模式; 当各团体之间矛盾突出,不容易协调各方利益时,可以运用社区行动模式; 当社区问题复杂时,就需要采用社区计划模式。
8、慈善组织会社:英国 1869年 索理伦敦 “组织慈善救济与抑制行乞协会”; 美国 1877年,哥尔亭布法罗,“慈善组织协会”“友善访问员”(了解) 9、专业社区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 (1)第一阶段慈善组织时期(前述) (2)第二阶段美国社区基金会时期
(3)第三阶段社区组织与社区福利时期:1935 美国社会保险法案;1939兰尼报告;1939-45 社区工作课程;1946 社区组织研究协会 (4)第四阶段专业发展阶段
第三章
1、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区社会工作
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陶行知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学校、梁漱溟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
2、社区工作专业化(有可能会名词解释)和职业化
第四章
1、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尊重人与人的价值、社会正义、民主和群众参与的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基础。 2、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基本原则) (1)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 (2)根据实际条件制定工作计划 (3)强调居民参与 (4)尊重社区自决 (5)开展广泛合作
第五章
1、地区发展模式(可能会名词解释):是介入模式之一,它经过居民的努力联合政府一起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把社区整合到国家生活中来。
采用的手法着重于推动社区不同团体及人士作广泛参与,界定本身的需要并采取行动去解决社区问题,从而改变社区。
地区发展较着重发动社区居民的参与,透过参与的过程,令他们达到自助及互助的目标,以改善社区关系,并增加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2、工作理念
(1)确立工作理念的基础
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及对社区问题成因的分析 现状:
工业化与城市化使社区问题复杂化; 个人冷漠、孤立封闭、居民无助软弱;
社区内欠缺参与的渠道,个人及团体间沟通不足无法合作。
(2)工作理念
① 强调社区内广泛的民主参与
相信市民是应该并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个人倾向于团结的、合作的,而非竞争的、对抗的。
个人行动的理性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便只要能够在集体行动中照顾到个人需求和动机,个人是会在情感与价值层面上有动机参与的。 ② 强调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和团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认为居民通过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可以进行很好的沟通与合作 认为应当为居民之间及居民与团体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些渠道 3、介入目标
任务目标(task goals 又为事工目标)
实质性问题的解决,如提供一些服务、提高 经济收入。社区经济开发 社区社会发展;
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