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混凝土结构理论(11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5:5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混凝土结构理论》 第 5页 共 9页

20、什么是钢筋的“机械锚固措施”?机械锚固措施为什么能减小锚固长度?

第三部分 构件截面设计

1、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构件截面的平截面假定(即受力前的平截面在受力仍保持平面的假定,国外也称“伯努利假定”)本是对弹性连续体使用的基本假定,请问,为什么这一假定也可以用于受拉区混凝土已经开裂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各种受力情况?

2、试以单筋矩形截面为例,利用平截面假定说明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同的情况下,与受拉钢筋恰好达到屈服状态对应的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有什么变化?

3、在上面第2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平截面假定说明截面的曲率延性系数与单截面受拉钢筋配筋率有什么关系。并请给出曲率延性系数的定义和说明什么是“延性”。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在常用配筋率范围内的曲率延性系数大致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4、请利用平截面假定和截面平衡条件说明:

a、受压钢筋配筋率对截面曲率延性有什么影响? b、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截面曲率延性有什么影响? c、受压区有翼缘的T形截面的曲率延性有什么变化?

d、若箍筋较多,箍筋内受约束的压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提高(例如提高到0.004~0.0045),但箍筋以外的表层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未提高,请问这对截面曲率延性有什么影响?

5、请说明小偏心受压截面的特点(“受拉钢筋”的应力和应变特点、受压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特点、受压区应力分布特点)。并请说明在对这类截面进行描述时(指计算机模拟)应注意什么问题?

6、请给出,当已知受压边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用纤维模型(或条带模型)模拟一个受弯或偏心受压截面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或应变分布特征的框图设计思路。

7、利用平截面假定在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大偏心受压工形薄壁截面和圆形截面中各部位钢筋的受力状态。

图10 8、在圆形截面受压区最外边和双向受力矩形截面的受压区角端,应对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作什么专门考虑? 《混凝土结构理论》 第 6页 共 9页

9、请说明什么是结构的“二阶效应”,什么是“P??”效应,什么是“P??”效应。

10、试以两层两跨平面规则框架为例,说明竖向荷载(不引起框架侧移)在框架柱中引起的二阶效应附加弯矩的分布规律,并说明除去底层柱底外,为什么这时的二阶效应不增大其余柱端截面的弯矩。说明当竖向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水平荷载弯矩被二阶效应增大的规律,当梁上竖向荷载和(自左向右作用的)水平荷载同时作用时,试说明左侧柱、中间柱和右侧柱中一阶弯矩的不同组合效果以及二阶弯矩对一阶弯矩的不同影响。

11、试解释P??效应的两个基本规律:①引起框架侧移效应的柱端弯矩为二阶效应所增大,不引起框架侧移效应的柱端弯矩(不包括底层柱底)不为二阶效应所增大;②同层各柱引起侧移效应的柱端弯矩被二阶效应增大的比例应相同。

12、什么是“有侧向支撑框架”和“无侧向支撑框架”;什么是“有侧移框架”和“无侧移框架”(注意区分理论定义和工程定义)。“有侧向支撑框架”是不是就是“无侧移框架”?“无侧向支撑框架”是不是就是“有侧移框架”?中国规范为什么只给出有侧移框架考虑二阶效应的方法?

13、什么是标准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该系数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的非弹性特征吗?偏心距增大系数(也叫“弯矩增大系数”)有哪两种基本表达式?在这两种基本表达式中,钢筋混凝土的非弹性主要由哪两个物理量来分别体现的?

14、什么是与偏心距增大系数(或弯矩增大系数)联合使用的柱有效长度(中国称柱的计算长度

l0)的理论含义?

15、试比较美国ACI318规范所用的?s?klu法和中国的??l0法,并尝试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6、试说明目前国内外建筑结构工程界常用的三种考虑二阶效应方法,即采用折减刚度的弹性二阶分析方法、采用折减刚度的层增大系数法和上述的?s?klu法(或??l0法)的异同。为什么使用前两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对构件刚度进行折减?目前美国和中国规范使用的构件折减刚度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

17、以梁为例,说明“斜压型剪切失效”、“剪压型剪切失效”和“斜拉型剪切失效”的特征及发生的特点。

18、板为什么一般可以不进行抗剪验算?什么时候方才可能需要考虑抗剪配筋?采取什么样的配筋形式?

19、剪压型破坏的梁、柱破坏斜截面中的抗剪能力是由哪几部分物理现象组成的?箍筋多少对纵筋销栓力、斜裂缝界面骨料咬合力和剪压区混凝土抗剪能力有什么影响?构件截面内的轴压力(例如柱的轴压力)对上面几种物理现象有什么影响?从总体来看轴力对抗剪有利吗?

20、以简支梁和连续梁为例说明剪力传递机理(以剪压失效情况为准)。

《混凝土结构理论》 第 7页 共 9页

21、什么是“广义剪跨比”,什么是“计算剪跨比”,你认为剪跨比反映的是什么相互关系?为什么它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有影响?

22、说明为什么随着剪跨比的减小,箍筋的作用逐步减弱?为什么当剪跨比很小时,水平钢筋的作用反而逐步明显?中国规范是如何反映这一规律的?(参见中国10.7.5规范条及条文说明)。

23、试说明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后的受力特点和素混凝土构件受扭破坏的特点。

24、什么是“平衡扭转”,什么是“变形协调扭转”。试解释在主、次梁结构中为什么边主梁中作用扭矩与楼盖荷载的比例在主梁受扭开裂前和开裂后为什么不同。现浇板对边主梁所受扭矩的大小有影响吗?举出几个“平衡扭转”的工程实例。

25、当弯矩、剪力扭矩在一个梁截面中同时作用时,试说明弯、扭所需纵筋的计算方法及配筋原则,和剪、扭所需箍筋的计算方法(步骤、公式)和最终箍筋数量的确定方法。四肢箍能同时用作抗剪和抗扭箍筋吗?为什么对受扭纵筋要提出更严格的锚固要求?受扭箍筋的搭钩要满足什么要求(见规范第10.2.12条)? 26、一根桥梁用主梁的截面为箱形,请考虑其计算方法、配筋原则和构造(弯矩、剪力、扭矩同时作用)。 图12 27、什么是“独立梁”?为什么中国规范第7.5.4条规定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要用更偏严格的考虑剪跨比的抗剪公式?

28、什么是斜裂缝引起的纵筋内力重分布?什么是延伸长度?当连续梁或框架梁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中方向伸延足够长度后可以一次截断时,请问其延伸长度应满足哪两项基本要求?并解释要满足这两项基本要求的理由。

29、什么情况属于梁的“间接加载”?间接加载时,在加载点处加设的附加箍筋或附加弯起钢筋起着哪两项主要作用?

30、保证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1、规范第3.4.1条给出的环境,一、二、三环境和四、五环境各由什么规范管辖?为什么?直接受海水(海浪)冲击的混凝土受什么不利影响、离海岸较近的混凝土结构受什么影响?有海冰地区的海上混凝土结构的海面部分又受什么不利影响?与地下水接触的混凝土要考虑什么问题?

《混凝土结构理论》 第 8页 共 9页

32、请看规范表3.4.2,知道结构混凝土有哪些耐久性基本要求。 33、当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哪些耐久性措施要从严掌握?(规范第3.4.3条)。

34、试说明直接通过保护层混凝土和通过与钢筋垂直的裂缝导致钢筋锈蚀的原因。

35、什么是混凝土的碳化,为什么说碳化尝试达到钢筋表面,同时环境较潮湿是导致沿构件表面布置的钢筋全面锈蚀的起始条件?

36、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满足哪两项基本功能?

37、请看一下规范表9.2.14中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解释其原因。

38、试以一个多跨单层平面排架结构为例,说明结构中内力的基本规律。混凝土结构最敏感的是哪类温度应力?如果排架柱之间有填充墙,则填充墙最敏感的部位在哪里?

39、请说温度伸缩缝的用途。什么是一个“温度区段”。

40、说明多层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外墙)的温度应力较大部位及温度应力作用方式。

41、说明在一个单层厂房中如果将柱间支撑放在厂房长方向两端,和放在长度中部,就温度应力作用而言哪种布置方案可能更可取?

42、设计规范已允许出现“超长结构”,请问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43、试说明一根梁中影响受力裂缝间距的主要因素。

44、裂缝宽度与裂缝间距之间是什么关系?

45、什么是截面开裂后受拉区纵筋应力的不均匀系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数值在哪个范围内

变化?结合物理现象说明这一系数数值变化的背景。为什么说这一系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 变形有重要意义?

46、当裂缝宽度不满足要求时,有哪些措施可以改善构件的裂缝状况?

注意:1、本复习资料中,分别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选择5个题目分析回答。

2、各份作业所选择题目的重复率不得超过50%,否则均重新作答。

3、成绩计算:总分=作业成绩+考勤。其中作业成绩,第一部分每题4分,第二部分每 题6分,第三部分每题8分;考勤成绩,到课一次为1分。满分100分。

4、作业按纸质文本,提交时间为2012年9月底前。逾期按下一年时间计入成绩。

搜索更多关于: 混凝土结构理论(11级) 的文档
混凝土结构理论(11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a48330k6n721et5ixox47ty70kclt004y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