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当下,仍有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被教师、教材、课堂束缚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在今天需要语文教师大力改变学习方式,本课题所研究的语文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就是要使广大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我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语文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旨在努力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是指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研究目标
1.制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2.促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 2.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按年级段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低段采取“情景想象”、“活动参与”等模式,中高段采取“质疑问难”、“学法指导”“合作交流”等策略。
(2)按流程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预习模式、自主阅读模式、自主表达模式(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或问卷的方式对我校的师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和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
2.文献研究法:我们将对与本课题有关的图表、论文、书刊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补充。
3.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
4. 个案研究法:结合本校实际,对3—5个班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跟踪研究,了解学生学习方式发展的特点,从而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展。
5. 经验总结法: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边探讨边实践,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本阶段预期目标:
开展调查研究,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作充分的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课题。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二)研究阶段(2013年1月—2013年8月) 1.本阶段预期目标:
实施研究计划,全面开展跟踪研究,对3—5个实验班教学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反馈、改进等工作,努力实现本课题的既定目标。。 2.本阶段研究内容:
①任务分解,实施研究方案。 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传递信息。
③举行个案分析研讨会,形成教学模式雏形。
3、 本阶段的工作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本阶段预期目标:
从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完成课题成果的提炼与总结。 2.本阶段研究内容:
课题总结,形成结题报告。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工作总结和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接受评估验收。 3、本阶段的工作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七、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师随笔集 阶段成果 学生优秀课外读书笔读书笔记 记 课题研究论文集 语文阅读指导课 最终成果 课题研究论文汇集 课题结题报告
论文 汇报课 论文 报告 2013.9 2013.10 2013.11 2013.12 2013、6 成果形式 教案 随笔集 完成时间 2013.1 201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