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万用表电路的设计与组装
万用表电路的设计与组装 王亮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 化工 101 10412041 指导老师: 徐朋 摘要: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 多量程的便携式电工仪表, 一般的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 交直流电压和电阻。
本次试验通过设计熟练掌握万用表的组成结构、 原理, 明确组成万用表的各种电路的优缺点, 能根据给定的技术参数, 主要是表头灵敏度、 内阻、 波段开关结构、 各档量程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万用表线路, 并检验电路。 关键词:
万用表; 设计组装; 检验电路 1 . 实验部分 1. 1 实验目的 (1) 了解简单的万用表的简单电路. (2) 计算出所有电阻元件的阻值, 并进行组装. (3) 对成功组装的万用表的准确度, 电压灵敏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1. 2 实验原理 1. 2. 1 指针式万用表的简易电路及使用方法 图 1 是简易万用表的实验电路。 电流, 电阻电压等被测信号经过输入电路和变换电路后, 变成微安级电流,再流经表头, 使指针偏转, 从而指示出被测量值。 该万用表有四种功能、 八个档级。
档级的转换靠单级多位开关中单级触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 B(-) 点,接表头负极, 是所有测量档的公共接 点, 通常
1 / 7
接黑色表笔。
A(+) 通常接红色表笔, 改变多位开关中单极的位置, 可以选择所需的测量功能档。
1. 2. 2 万用表的几个重要参数 (1) 准确度 万用表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称为万用表的准确度。 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基本误差的大小。
同一块万用表, 不同功能档的准确度也不尽相同。
(2) 表头灵敏度 万用表所用表头的满量程值 I g 称为表头灵敏度。
I g 一般为 9. 2 200 A 。
值越小, 灵敏度越高, 万用表的性能也越好。
本次实验取 Ig=50 A (3) 表头内阻 表头内线圈及上下两层盘丝的直流电阻之和称为表头内阻。
万用表表头内阻多在几百到几千欧之间。 一般来说, 灵敏度越高, 内阻越大。 但灵敏度相同的表头, 内阻也不尽相同。
这是因为, 在制造相同表头时, 所选用的线圈和盘丝的阻值很难做到完全一致。
(4) 直流电压灵敏度 直流电压档的内阻 Rv 与该档满量程电压 Um 的比值称为直流电压灵敏度, 用 Sv 表示。
可写成 Sv=Rv/Um ① 电压灵敏度越高, 万用表的性能也越好。
---------------------------------------------------------------最新资料推荐------------------------------------------------------
(5) 直流电流档的内阻 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决定于表头内阻及分流电阻的大小。
对同一块万用表而言, 不同档级的电流表, 其分流电阻不同, 所以内阻也不相同。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 质量越好。
测电流时,将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对被测电路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它的阻流作用会改变原电路的工作状 态; 二是增加了被测电路的功耗。
为了减少这两方面的影响, 内阻越小越好。
(6) 欧姆档的中值电阻 欧姆档的内阻称为该档的中值电阻。 已知中值电阻 Rk 的大小可以确定该档的测量范围。 若中值电阻为 Rk , 则该档的测量范围是 1/4Rk4 Rk 之间。 1. 3 电阻的计算 (1) 电流档的设计(计算 R1 和 R2 ) 将直流电流 5mA 和 50mA 档的电路从图 1 中分离出来, 如图 4。 R1 是 50mA 档的分流电阻, R1 和 R2 是5mA 档的分流电阻。 所有分流电阻与表头串联成一闭合回路。
50mA 挡的电路中, 总电流 I m 在 R1 和 R2 的连接处分成两路, 一路经 R2 R3 RT 表头 回到 B 点, 电流为 I g , 另一路经 R1 回到 B 点, 电流为( I m -I g ) , 因为这两个并联电路的电压降相等, 所以有 Ig (R2 + R3 + RT + Rm) = (Im - Ig)
3 / 7
R1 又 R2 + R3 + RT = Rs R1 代入上式得 Ig (Rs - R1 + Rm) = (Im - Ig) R1 经整理得 ImR1 = Ig (Rm + Rs) ② ②式说明, 在闭路式分流电流表中, 其电流量程与该量程分流电阻的乘积是一常数, 其值等于表头灵敏度与闭合回路总电阻之积。
根据这一结论, 5mA 量程的分流电阻 R1+R2 也可以求出。 (2) 直流电压档的设计(计算 R4 和 R5) 直流电压 5V 档和 50V 档电路从 图 1 中分离出来, 如图 5。
DB 间 电压量程为 50V , A B 间电压 量程为 5V, 而 CB 间可以看成更小量程的电压档,其量程为 0. 15V 。 据此, 可分别求出这两档的内阻。
内阻求出之后, 根据 Rv=R4+R// , Rv=R4+R5+R//可求出 R4 和 R5。
(3) 电阻档的设计(计算 RT 、 R6 、 R7 和 R3 ) 将电阻档1K 和10 两档的电路从图 1 中分离出来, 如图 6, 其中(a) 与(b) 都是1K 档, 不同的是调零电阻 RT 的工作状态不同。 (c) 是10 档的电路。
RT 的作用是测量前将欧姆表调至零点。
即在测量前, 将+ - 表笔短接, 使表头满偏,以满足 I g= E/Rk 。
E 是电池电压, 在欧姆表的使用过程中, E 会不断下降, 中值电阻 RK 需适时调整,才能使表头随时能够调零。
---------------------------------------------------------------最新资料推荐------------------------------------------------------
E 的变化值在 1. 2 - 1. 65V 之间, RT 的大小也应适应 E 的这种变化。
显然, 当 E =1. 2V 时, RT 的触点应移至最右端。 如图 6(a)。
当 E 1. 65V 时,应移至最左端, 如图 6(b) 。
在(a) 与(b) 两种状态下, RK 会有所变化, 给测量带来误差, 但只要 R6 足够大, RT 的影响就可以忽略, 中值电阻 RK 也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下面求 R6 , 要想求 R6 首先要求 RK 。 RK 决定于电池电压和表头灵敏度。
在图 6(a) 中, E =1. 2V , I m =2 I g =100 A , 得 Rk=12k 而中值电阻 Rk 即是该档的总内阻, 所以 Rk=R6 +R//+ rE 式中 R // 1. 5 K , rE =1 (电池内阻可忽略) R6 可求 下面计算 RT。 根据 Ig(RT +Rm) =(1. 65/Rk-Ig) (Rs- RT ) , 可求 RT 根据 Rs=R1+R2+R3+ RT , 可求出 R3。
根据 Rk =120 , Rk =[(R6+R//) R7] / (R6+R7+R//) +rE, 可求出 R7 (4) 交流电压档的设计(计算 R8 和 R9 ) 交流电压档的分压电阻 R8 和 R9 的计算方法, 与直流电压档的分压电阻 R4 和 R5 的 计算方法相仿, 分别求出 10 V 交流电和 50 V 交流电档的内阻即可求出分压电阻 R8 和 R9 。
1. 4 实验仪器 万能表组装板; 标准电流表; 标准电压表;
5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