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农村社会学》
第一次 [论述题] 1.农村社会学 2.农民
3.农村社会组织 4.社会控制 5.农民的社会化 6.农村社区 7.农村社会福利 8.农村社会现代化 9.家庭网络 10.社会问题 11.农村社会保障
参考答案:1、农村社会学就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民的定义: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的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3、农村社会组织:农村中为了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社会职能并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活动的人群共同体;是农村社会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一种状态和过程;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某种社会活动方式。 4、社会控制:社会或社会某一组织或群体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和生产正常进行,运用社会力量影响、约束和规定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5、农民的社会化:指农村社会成员,按照农村社会文化的要求,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环境,参与农村社会生活的社会人过程。 6、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7、农村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之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8、农村社会现代化:指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9、家庭网络:由几个(或多个)彼此之间具有较经常、较固定的经济或生活方面的联系的家庭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10、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中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影响社会生活和社会机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且需要和只有以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
11、农村社会保障: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向农村社会或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者、遭受自然灾害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
[单选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是 A:晏阳初
B:梁漱溟
C:杨开道
D:费孝通
参考答案:A
[单选题]最早倡导进行社区研究的中国学者是 A:吴文藻
B:费孝通
C:杨开道
D:陈翰笙
参考答案:A
[单选题]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文化的学者是 A:索罗金
B:沃格特
C:桑德森 D:霍桑
参考答案:B
[单选题]费孝通从理论上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进行解剖的著作是 A:江村经济
B:云南三村
C:乡土中国
D:乡土重建
参考答案:C
[单选题]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年 A:1870 B:1908 C:1912 D:1915
参考答案:B
[单选题]1924年中国最早的《农村社会学》出版,其作者是 A:顾复
B:杨开道
C:冯和法
D:孙本文
参考答案:A
[单选题]我国转型期的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发展问题
B:农业问题
C:农村问题
D:农民问题
参考答案:D
[单选题]引起和推动全国对小城镇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的学者是 A:吴文藻
B:李守经
C:费孝通
D:陆学艺
参考答案:C
[单选题]陆学艺在研究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时,强调农村社会分层的原因是 A:文化的繁荣
B: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C:社会流动的增强
参考答案:B
[单选题]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应太广泛,应着重研究 A:农村生活
B:农村社会问题
C:农村社会化
D:农村社会组织
参考答案:C 第二次 [论述题]
1.学习和研究农村社会学有何重大意义? 2.如何评价乡村建设运动
3.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4.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农民社会化的特点是什么?
6.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7.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8.在传统农村社会家庭的功能是什么? 9.怎样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 10.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怎样? 11.论述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