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三、四课测验
一、 单选题(2*13)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人口与资源及社会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2.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 D.对外开放
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个要求的是( ) A.“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B.中国上海“申博”成功 C.我国录用机关干部的传统人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
D.国家\计划项目之一的“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我们在为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理解到我国还属于( )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贫穷落后国家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
7.墨西哥《标志》周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的另一面》的文章,认为森林被毁、沙漠化、酸雨、河流污染、过度开发以及20%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苦涩的一面。针对这个说法。我们要:( )
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保护环境③增强资源开发管理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8.以下属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改革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我国自然资源的一个总特点是( ) A.总量大、种类多、易开发利用 B.总量少、开发难度大
C.总量大、种类少、人均占有量少 D.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10.归根到底,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都是( )
A.可持续发展问题 B.发展问题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社会前进的必然产物
1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 )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革开放 C.党的领导 D..经济建设
12.我国建国以来至今,交通旅客运输水平增长了十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建国以来至今我国每年客流量增加了100倍,因为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导致交通问题仍十分严峻。另外,我国现阶段还存有着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
A.大力开采资源 B.实行计划生育 C.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
13.2005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绝大部分城市仍然污染严重;水土流失
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沙漠化土地面积18﹒2%。生态环境破环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0亿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面临的问题是( ) A.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但依然不容乐观 B.资源短缺
C.人口过多增长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D.人均GDP水平低
二、多选题(3*8)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这“三个代表”是 (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2.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准确的有 ( )
A.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 B.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C.初级阶段的阶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有
D.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从总体上看 ( )
A.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C.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D.我国还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4.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仍将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的比率为6.71%,而美国、日本的文盲比率不到0.5%。以上材料表明我国的人口具有的特点是( )
A.老龄化速度加快 B.基数大 C.新增人口多 D.民族文化素质低
5.在现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多方面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 )
A.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准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6.关于可持续发展,下列相关理解准确的有( )
A.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使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发展
B.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水平的发展 C.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D.理解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7.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我国边远地区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B.2007年9月13日,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
C.我国已经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D.近几年,我国最低工资制度持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大幅提升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以下能体现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实是( )
A.国家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B.国家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防御和救治体系
C.广东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采取措施,促动城镇化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D.广州市政府采取措施推动“增强初中建设工作”,加快建设24所示范性高中
班别___姓名____学号___分数___
三、问答题
1、十大举措暖人心,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200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十大举措:
●安全:为职工生命扣上“安全带”; ●教育:让百姓子弟上得起学; ●医改: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 ●环保:让百姓放心喝水吃肉;
●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位置; ●房价:在更大范围内与百姓对接; ●社保: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分配:更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 ●维权:让农民工即时拿到工钱; ●文化:让百姓生活更有质量。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十大举措”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什么重要内容?(3分)
(2)若让“十大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应如何去做?(12分)
2、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年 份 1978 2004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36515 进口总额(亿美元) 206.38 11547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9422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捷报频传: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神舟”五号升空、运算速度1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启动……
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巨大机遇,其意义不但仅局限于体育,它给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一、二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9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7分)
3、材料一 在九届全国政协会议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 1994年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62项工程。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7年与1991年相比,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9%,适龄儿童入学率提升32.6%。
材料四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8分)
(2)怎样才能维护民族团结?(7分)
答案
一、 单选
1、C 2、C 3、A 4、A 5、C 6、C 7、A 8、C 9、D 10、B 11、D 12、B 13、A 二、多选
1、ABC 2、ABC 3、ABC 4、BCD 5、ABCD 6、BCD 7、BCD 8、ABCD 三、问答
1、(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国家应该:①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为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民个人:①坚持党的准确领导。②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2、(1)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2)①中国共产党的准确领导;②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④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⑤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大量的商机,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
②进一步促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③进一步美化环境,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④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动对外文化交流。 3、(1)材料一反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材料二反映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材料三、四反映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 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2.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