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掌握:牙周病学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了解: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了解: 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第三节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
了解: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一节 牙龈 掌握: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位置的变化;龈牙结合部的和龈牙单位的概念;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熟悉: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了解:牙龈的结缔组织。
重点: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和组织学。 难点: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二节 牙周膜
掌握:牙周膜的概念。
熟悉: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 了解: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
第三节 牙骨质
掌握:釉牙骨质界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第四节 牙槽骨
掌握:牙槽骨等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 熟悉: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 了解: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第五节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熟悉: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第六节 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熟悉: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
第七节 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 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意义。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第一节 牙周病的分类 掌握:99年牙周炎的分类
熟悉: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
了解: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
第二节 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了解: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第三节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熟悉:危险因素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 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牙周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及其评价。 了解:影响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因素。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
第一节 概述
熟悉: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了解: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
第二节 牙菌斑生物膜
掌握: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龈上菌斑生物膜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菌斑生物膜的分布、主要特性。
熟悉:牙菌斑生物膜致病的三个学说。 了解:牙菌斑生物膜的生态学
第三节 牙周微生物致病机制 掌握: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第四节 牙周致病菌
掌握:牙周致病菌的概念;各型牙周病相关的可疑致病菌;重要牙周致病菌的特点。
熟悉:其他牙周致病菌的特点。
第五章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第一节 牙石
掌握:牙石的概念,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
熟悉:牙石形成过程,菌斑矿化机制,牙石与菌斑的关系。 了解:牙石的成分和结构。
第二节 解剖因素
熟悉:解剖因素对牙周炎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颌畸形
熟悉: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合畸形对牙周炎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其他诱因因素
熟悉:其他促进因素如充填体悬突、修复图等对牙周炎的促进作用。
第五节 合创伤
掌握:合创伤的概念,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 熟悉:造成合创伤的因素。 了解:合创伤的病理改变。
第六节 食物嵌塞
掌握: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第七节 不良习惯
了解:与牙周疾病相关的不良习惯。
第八节 牙面着色
了解:牙面着色的来源及意义。
第六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促进因素
第一节 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掌握:龈沟液的概念。
熟悉:牙周组织防御机制的内容。 了解:龈沟液和唾液的成分和作用。
第二节 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自学)
第三节 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自学)
第四节 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掌握: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熟悉:牙周炎发病宿主和定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牙周炎的组织破坏介质;牙周炎的愈合过程。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第一节 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掌握:炎症时牙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附着丧失的概念。 了解:牙龈炎症的临床病理。
第二节 牙周袋的形成
掌握:牙周袋的概念、牙周袋与附着水平的关系;牙周袋的类型。 熟悉:牙周袋形成的机制;牙周袋的病理。
第三节 牙槽骨吸收
掌握: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临床表现。 熟悉:牙槽骨吸收的病理。 了解: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第四节 牙松动和移位
掌握: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第五节 牙周病的活动性
了解:牙周病活动期和静止期的特点。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第一节 病史收集
掌握:系统病史、口腔病史、牙周病史、家族史收集内容。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掌握: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龈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周探诊的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牙松动度的检查。
熟悉:各种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出血)的意义及分级。
第三节 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了解:正中合、早接触及合干扰的概念及检查方法;合创伤的临床指征;食物嵌塞的检查。
第四节 放射影像学检查
掌握:正常牙周组织的X线像、牙周炎时的X线像。
第五节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掌握:牙周系统病历的书写。
第六节 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了解:牙周微生物及龈沟液的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