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2.(3分)下列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3.(3分)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3分)小明在体育课上练习垫排球,当排球竖直上升到最高处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排球将( ) A.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B.掉落下来 D.保持静止
5.(3分)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不受摩擦力
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增大拉力F,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D.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向右倾
6.(3分)马拉松赛长沙站暨第52届长沙春季马路赛跑于2019年4月21日举办,此次赛事向市民展示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长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某选手冲过终点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 C.运动员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跑动时小 D.运动员在经过弯道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7.(3分)如图所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便于实验探究,小车应该处于静止状态
B.当F1大于F2时,小车仍保持静止,因此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研究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8.(3分)某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2015年广州恒大淘宝足球队的亚冠足球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下列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⑤
9.(3分)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10.(3分)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11.(3分)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2.(3分)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100cm2,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强为5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对乙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二、填空题(5小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3.(2分)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出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14.(6分)给自行车涂润滑油是为了减小 ;吸盘式挂钩能吸在墙上是利用了 的作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都是运用了 的原理。
15.(4分)如图甲和乙,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着物体A静止在空中时示数为8N,A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簺测力计示数为7N.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A的质量为 kg,乙图所示物体A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g=10N/kg)
16.(4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和挂钩通过水平细线连接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物体甲重3N、底面积为10cm2,物体乙重9N、底面积为30cm2,当甲、乙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17.(6分)如图(a)所示,玻璃杯底面积为0.02m2,内盛有0.1m深的水,将一木块横置于杯口,则杯底受到水
的压强为 Pa;若把木块取下,竖直地放入该杯中如(b)图,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 (以上两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10N/kg,ρ水=1.0×103kg/m3)
三、实验题(3小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8.(8分)肖兰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肖兰做实验前,做出了以下假设,以下假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小车由于惯性,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科学推理的方法 D.通过三次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肖兰实验中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填“远”或“近”)。 (3)肖兰进一步推理: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19.(6分)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红分析甲、乙,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分析甲、丙,发现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0.(8分)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若橡皮膜未放人水中时发现U形管中水面有高度差,可以通过 方法来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四、综合题(3小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8分,共20分) 21.(6分)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背盆地中部冯?卡门环形山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軟着陆。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嫦娥四号探测器会通过接力避障的方式。例如,下降至100米左右,探测器会悬停,利用激光敏感器实现精避障,通过地形的最优识别方法找到安全区域降落。 2019年1月3号晚上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抵达月背表面,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脚印”月球上物体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
,这导致月球表面的土壤远比地球上的松软,使得在
月球上行走远比在地球上容易打滑,月球车的车轮表面应做得粗糙。 (1)探测器悬停时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脚印”,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 。
(3)若“玉免二号”月球车分别先后静止停在水平地球表面和水平月球表面,它对接触面的压力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6分)“三月三”又叫歌圩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民族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庆典。今年“三月三”放假期间,小张一家人驾驶汽车外出游玩。已知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
质量为4t,在平直的公路上15min匀速行驶18km,假如汽车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8倍(取g=10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23.(8分)如图,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5×102m2,盛有深度
﹣
为10cm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N,底面积为8×102m2。
﹣
(1)求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将一物块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运动路线不是直线,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故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故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均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应该在瓶子底部略微往上的地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比较各图可知,只有A符合要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当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排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速度为0),若此时所有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会保持静止状态不再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物体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则AB间没有摩擦力,故A正确;
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若将拉力F增大,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D、B停止前,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A和B具有共同的速度,当B突然停止时,物体A由于惯性,
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物体A向右倾,故D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
A、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故A错误;
B、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 C、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根据p=
可知:运动员双脚站立时两只脚着地,跑动时一只脚着
地,所以运动员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跑动时小,故C正确;
D、运动员在经过弯道转弯时,运动员的运动方向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由于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容易观察出来,因此为了便于实验探究,小车应该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当F1大于F2时,小车仍保持静止,因此不能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符合题意;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答】解:
①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法正确;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受受惯性。说法错误;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靠惯性向前飞行。说法错误;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以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法错误; ⑤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方向时刻变化,说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正确的是①⑤。
故选:D。
9.【解答】解: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正确;
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C正确;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
A、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没有受到浮力,故A符合题意;
B、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航行的“辽宁号”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下潜的“蛟龙”号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上升的热气球,由于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解答】解:根据ρ=>ρB>ρC.故A错误;
A、B、C三个容器中,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根据公式p=
可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次之,对C
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由图可知,VA<VB<VC,故ρA
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故B错误;
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故选:D。 12.【解答】解:
A.甲对乙的压力F甲=G甲=10N,受力面积为S乙=100cm2=0.01m2,甲对乙的压强p甲=
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D正确。
==
1000Pa,故A错误;
B.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甲+G乙=10N+20N=30N,故B错误;
C.对甲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1和向左乙对甲的摩擦力f1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乙对甲的摩擦力f1=F1=5N,方向水平向左,因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
D.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1和F2的合力F合=F2﹣F1=8N﹣5N=3N,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f2=F合=3N,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5小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3.【解答】解: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出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作用点。 故答案为:作用点。 14.【解答】解:
(1)给自行车涂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了摩擦;
(2)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吸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墙壁上;
(3)锅炉水位计、茶壶、船闸都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摩擦;大气压;连通器。
15.【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着物体A静止在空中时示数为8N,则A的重力G=8N, 由G=mg可得物体A的质量: m=
=
=0.8kg,
A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7N, 则物体A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 F浮=G﹣F′=8N﹣7N=1N。 故答案为:0.8;1。
16.【解答】解:(1)物体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甲=3N,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F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F=G甲=3N, 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2)物体乙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9N、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F=3N、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FN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G乙=F+FN, 则FN=G乙﹣F=9N﹣3N=6N,
因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也是6N, 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2000Pa。
故答案为:3;2000。 17.【解答】解:
(1)a图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2)把木块取下,放入该杯中,水面上升,由p=pgh可知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3)木块横置于杯口时和将它取下竖直漂浮于杯中,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都为F=G水+G木,即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且杯底面积不变,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1000;变大;不变。
三、实验题(3小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8.【解答】解:
(1)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故A正确; B、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
C、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最后推知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采用了理想实验法,所以实验中主要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
D、实验结论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在科学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D。
(2)(3)在实验过程中,小车运动距离最短的是在木板表面。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受到摩擦阻力越小,速度的减小得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导出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
速直线运动;
(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1)D;(2)远;(3)匀速直线;(4)不是。 19.【解答】解: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分析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发现F1<F2,即摩擦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分析甲、丙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发现F1<F3,即摩擦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20.【解答】解:(1)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C;
(2)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故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丙中探头深度大,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大,液体压强也大,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1)C;(2)液体密度;(3)深度。
四、综合题(3小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8分,共20分) 21.【解答】(1)探测器悬停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
(2)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第一道“脚印”,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静止停在水平地球表面和水平月球表面,对表面的压力均等于其重力的大小,因为月球上物体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
,故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小。
故答案为:平衡力;物体的形状;变小。 22.【解答】解:
(1)由题知,s=18km,t=15min=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h=0.25h;
v===72km/h;
(2)汽车的质量m=4t=4×103kg,
汽车的重力G=mg=4×103kg×10N/kg=4×104N, 汽车受到的阻力:
f=0.08G=0.08×4×104N=3.2×103N;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 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F=f=3.2×103N。
答:(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72km/h;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3.2×103N。 23.【解答】解:
(1)水的深度:h=10cm=0.1m, 则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甲=1.0×103kg/m3×9.8N/kg×0.1m=980Pa; (2)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力:F=G=160N, 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乙=
=
=2000Pa;
(3)设物块A的体积为VA,其密度为ρA,则物块A的质量为mA=ρAVA; 将物块A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容器足够高,无水溢出),水面升高的高度:△h=则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甲=ρ
水
;
g△h=ρ水g﹣﹣﹣﹣﹣﹣﹣﹣①;
将物块A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则圆柱体乙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p乙===﹣﹣﹣﹣﹣﹣﹣②;
已知△p甲=△p乙,则有:ρ
水
g=;
所以物块A的密度:
ρA=?ρ水=
×1.0×103kg/m3=1.6×103kg/m3。
答:(1)容器甲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80Pa; (2)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3)物块A的密度为1.6×103kg/m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