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工匠(虽然/尽管)创造了无数能够代表时代的精典工艺..作品,可是,---------------,低下的社会地位,艰苦的工作环境,超强的体力透支,经年的时间付出,磨练了他们那超于常人的意志。而技艺的传承以及依靠技艺而维持的生活,也(树立/竖立)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念,造就了他们的责任感。这是农耕时代特有的现象,---------------,一种手艺连接了一个家族的营生,一种手艺(反应/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的类别。显然,职业态度中的自我信念是维系其发展..的本源,因此,自得其乐成为手艺持有人的职业态度。他们世代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恪守在自己工.........坊内,不为外界所迷惑或见异思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特别的人生态度,将技艺在身视为生命的主体,.....矢志不渝。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精典 维系(jì) B. 本源 自得其乐 C. 恪守 (kè) 见异思迁 D. 工坊 (fáng) 矢志不渝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虽然 树立 反映 B. 尽管 竖立 反应 C. 尽管 树立 反映 D. 虽然 竖立 反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鄙视工匠却是历史的尴尬 代代相传,终其一生 B. 历史的尴尬却是鄙视工匠 代代相传,终其一生 C. 历史的尴尬却是鄙视工匠 终其一生,代代相传 D. 鄙视工匠却是历史的尴尬 终其一生,代代相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社会责任上,有两种经济学观点可谓南辕北辙;一种认为股东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必须对社会负责。
B.一些贪官入狱后,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
C.狭窄的空间和刻板的作息,会让人对航母生活产生厌倦,但航母梦的追梦人却甘之如饴,他们执着的....追求凝结着奋发进取、刚决果毅的精神。
D.由于受到国内反对派武装的猛烈攻击和西方国家严厉的经济制裁,陷入内忧外患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处境可谓如坐针毡。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荧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B.2018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C.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D.2018年全国有749万名高校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到北上广深求职的比例下降了近15%左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你以为看的是络文学,其实是《红楼梦》和《山海经》
房璨
作家李锐曾说过:中国近两百年来,三个大作家有绝望感,分别是曹雪芹、龚自珍、鲁迅。其中《红楼梦》开启的悲剧模式对络文学的影响最大。《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开篇就是“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所以林黛玉注定是死了,薛宝钗注定是独守空房;王熙风,生前何等辉煌,死后何等凄凉!纵然她是封建女子敢于面对男权反抗的榜样,但最终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
“白子画,黄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桥头,我可否有见过你。”花千骨的深情告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红楼梦》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殊草一株”的美丽传说。那石头,明明知道去了人间会是一场痛苦的旅程,但毅然去迎接那白茫茫的大地。那小草,明明知道去人间要泪洒一生,但依然选择报恩。当世间万物以一种宁静的方式面对孤独和死亡时,它所表达出的便是气冲寰宇的悲悯和生命的庄严。《步步惊心》也是这样的故事,若曦的悲哀是因为善良,玉檀的悲哀在于痴情。“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难者,一点痴念而已!”
从《仙剑》系列到《轩辕剑》,再到《古剑奇谭》和《花千骨》,仙侠题材电视剧中的很多元素。都有迹可循,它们出自一部我国古代奇书——《山海经》。《山海经》是记载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山海经》撑起了仙侠、玄幻题材影视作品。
《山海经》对后世文学影响之大,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最让司马迁不敢言说的,是那些异兽。
《仙剑》中赵灵儿在深海漩涡下与水魔兽和拜月教主合体后的怪物同归于尽。那水魔兽九首人面,其原型于《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九风”,此怪物在仙侠类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次数数不胜数,一般作为镇海之神兽。但遗憾的是,影视剧中一般把此类神兽,简化为龙的形象出现。赵灵儿搏斗的水魔兽,仅仅是一条水中大龙。
但可喜可贺的是,《花千骨》中白子画的坐骑哼唧兽,已经接近《山海经》的原型,可以说,一部分追剧的花千骨迷,是为了哼唧兽。此神兽名“犼”,虽然凶猛异常,但能通人情,是个忠诚的守卫战士。如果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影视剧,此神兽实际上在《哈利波特》中也有所出现,他是海格的坐骑。
《仙剑3》中,妖魔罗如烈在邪剑仙的协助下修炼妖类法术,并强行同妖魔相融合而成半妖之人,拥有人类所不能抗拒的法术。无论是游戏还是影视剧中,此妖怪一出场便让人联想到刑天,《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端明有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以此咏物,借喻抱负。说到抱负,事实上,仙侠小说中所言传的志向,是无处不在的。赵灵儿作为女娲后裔,虽然形若西施,但心地坚强,以拯救苍生为己任;花千骨柔弱自不必说,背安生死劫却骨硬如男儿,与神兽殊死搏斗,并以真善美感化他们。此种志向,追溯源头,传承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各家思想,并且完美融合。
“一块石头,立于忘川之畔,名曰三生。”这块石头,由来已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部仙使著作。不曾提到石头、忘川、奈何桥,这些元素,自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叩响每一个读者的心弦。《仙剑》系列中的“蜀山”出自《山海经》“蜀山氏”名号;《轩辕剑》中的“上古十大神器”、《古剑奇谭》中的蓬莱于《山海经?海内北经》:仙侠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六界之说,源于佛教中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只是仙侠小说变为“神界、魔界、妖界、仙界和鬼界”。
(选自《文汇报》2018年9月17日,有删改) 6.下列对“仙侠”题材作品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奇书《山海经》支撑了仙侠类影视作品,为这些影视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
B.《仙剑》《花千骨》《步步惊心》等影视作品的诸多元素,或魔兽、或人物,都受到《山海经》的影响。
C.仙侠类著作中,都曾提到石头、忘川、奈何桥,这些元素,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D.仙侠著作中所言传的志向抱负,传承并完美融合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各家思想。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启的悲剧模式,影响了络文学,如花千骨对白子画的深情告白。 B.《步步惊心》中若曦、玉檀的悲剧和痴念是对曹雪芹绝望感的解读。 C.花千骨迷,因为哼唧兽已接近《山海经》的原型而追剧,“可喜可贺”。 D.《仙剑》中的神兽与《花千骨》中的神兽,有迥然不同的特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皇亲国戚”的元春“芳魂消耗”;气质如兰的妙玉终“遭泥陷”,体现了曹雪芹的
绝望感。
B.《红楼梦》中,顽石幻世,体验人间苦痛;绛珠仙草,以泪报恩,表达出一种悲悯情怀和生命的尊严。
C.司马迁所“不敢言”的异兽,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简化为“龙”的形象,修炼并拥有了人类所不能抗拒的法术。
D.在作者看来,络文学受到传统文学作品基因的影响,比如说在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或者是故事题材元素方面。
三、(l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使者如梁 如:往,到……去 B.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数:几次 C.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趣:奔赴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弃其步兵 ②乃阴使召孙膑 ..B.①庞涓恐其贤于己 ②韩告急于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