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关联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步骤: 1. 统计描述:
①图表:频数表(大样本)、散点图(大或小样本) ②指标:回归系数b反映由x估计的y的平均水平
相关系数r反映散点关于回归直线的离散程度(反面)
2. 参数估计:回归直线的可信区间(双弧线、略)
3. 参数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
★ note: 要熟记散点图(包括回归直线)
常用统计图表
? 总则:简单明了、便于比较 实验设计
? 要素、原则、对照、随机分组 调查设计
? 4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 调查表设计项目(核对项目、分析项目) 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 人口金字塔、老年人口、总和生育率(现时年龄组生育率推算假象人群的生育水平) 寿命表
? 原理:现时年龄组死亡率推算假象人群的平均寿命人年
8
肺活量(L),Y3.83.63.43.23.02.82.62.42.22.040424446485052545658体重(kg),X图9.1 一年级女大学生体重与肺活量散点图试题解答
一、单选题 一找知识点——在文字提问中找,通常一题一个知识点 若提问的知识点较大,则一般每个备选答案是较小的知识点 二找明确答案——你认为显然对的,或显然错的 三找可能答案——你认为有可能对,但不全面的 四选最佳答案——比较”明确答案”与”可能答案”,作最终抉择 ★ 注意:(1). 留神“错误的是____” (2). 最后考虑“以上都不是,或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 类似单选题,将“可能对但并不全面”的答案都当作是“对”
三、简答题 一是知识点要全——判卷按知识点计分 二是概念清楚——扼要讲出定义、意义等要点 三是不必展开论述
【例1】 反映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答:
1.算术均数:即观察值的总和除以例数,它反映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
2.几何均数:即观察值的乘积开n(例数)次方,它反映对数正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3.中位数:将观察值从小到大排队,位于正中位置的观察值称为中位数,它反映偏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四、论述题 以简答题的“一、二”点为基础,展开论述,最好结合例题 【例2】 怎样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答:首先制作频数表和频数图,以考察数据分布的形状、对称性等(图形特征)。然后根据分布类型计算适当的平均数,以反映数据分布的平均水平(数字特征)。平均数类型选用原则为:
1. 若数据服从或近似正态分布,如儿童身高,可计算均数。均数即观察值总和除以例数,它反映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
2. 若数据服从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如血清抗体滴度,可计算几何均数。几何均数即观察值的乘积开n(例数)次方,它反映对数正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3. 若数据呈偏态(不包括对数正态)分布,如住院天数,可计算中位数。将观察值从小到大排队,位于正中位置的观察值称为中位数,它反映偏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五、计算题(应用题) 首先分析: 1.数据类型——定量、分类或等级资料 2.对比类型——怎样分组比较,如配对比较还是成组比较 3.分布类型——正态(如生理指标)、偏态(如住院天数或潜伏期)、对数正态(如抗体滴度) 然后计算: 1.统计描述——图表(常可省)、指标(x?s、M~Q、p、?) 2.区间估计——95%置信区间,用正态法或百分位数法(可省略) 3.假设检验——步骤要完整(按步骤计分)
9
摸 拟 试 题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误差 2.概率 3.总体 4.样本 5.计量资料 6.误差 二、填空题:
1. 卫生统计资料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
2. 概率是指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量,可用____、____或____表示。 3. 相对数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类。
4. 统计表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5. 统计表的纵标目位于表内的____它说明同一____数字意义。 6. 误差来源于____、____、____。
7. 统计的基本工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
8. 统计资料的整理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三、选择题 A1型选择题
1.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
A.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校对资料 E.分析资料 2.统计工作四个基本步骤是:
A.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收集日常生活资料,报告卡片,分析资料,总结
C.收集统计报表,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描述资料 D.收集专门内容报告卡片,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核对资料 E.收集病历,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归组 3.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随意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
B.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出有意义的部分个体 C.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E.按分布的顺序抽取部分个体 4.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地区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5.总体的要求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随机的 D.固定的 E.对称的
6.对观察单位按某项指标等级顺序分组,再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资料称作: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7.对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资料是: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8.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差主要是指: A.随机测量误差 B.关系误差 C.容许误差 D.抽样误差 E.系统误差
10
9.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影响,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往往是有的稍高,有的稍低,这种差异是: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偏倚误差 E.标准误差
10.统计学上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 11.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12.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13.某事件发生概率为0,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00%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14.除哪项外,是随机抽样方法: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随意抽样 15.随机事件概率P值应是: A.1 B.0 C.0~1 D.0.5 E.1~10 16.一时性资料主要来源:
A.日常工作记录 B.专用报告卡 C.统计报表 D.专题调查 E.病历档案 17.抽样调查是指: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调查B.从总体中任意选择一部分调查 C.从总体中选择典型部分调查D.选择某一地区进行调查 E.调查总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 18.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注意:
A.资料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B.资料有无遗漏,重复或项目不清 C.资料正确与否,有无遗漏、错误 D.资料真实性,错误性 E.资料原始性,现实性
19.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A.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B.字迹清楚C.填写工整D.避免重复E.没有遗漏 20.编制统计表的基本原则是:
A.简单明了,层次清楚B.表式多样,标题合理C.主谓分明,系统全面 D.排列规则,数字工整E.表格整齐美观 21.统计表与统计图相比:
A.统计表数据精确,统计图数据粗略,因此有统计表时不需要统计图
B.统计图可使人们对事物间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印象清晰,因此不需要统计表 C.统计表与统计图各有优缺点,要根据 实际需要正确使用 D.有统计图时必须附有统计表
E.统计表和统计图只能使用其中一种 22.统计表中的线条要求:
A.线条越多越好B.线条不宜过多,特别是表的左上角不 宜有斜线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