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统计学辅助资料201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4:34: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线条不宜过多,但表的左上角要有斜线 D.线条有无没有多大关系E.两侧应有竖线 23.统计表主要由_____组成:

A.标题B.标目C.线条D.数字E.以上都是 24.对于绘制统计图的说法,较正确是:

A.纵坐标的起点一律为0 B.直条图是以各直条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 C.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放在图的上方 D.图例可放在图内任何地方,不宜太大 E.在绘制线图和直条图时,纵横坐标的长度的比例以5:7为宜

25.应用统计图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宜的图形是:

A.连续性分组资料宜选用直条图B.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变化速度, 宜选用普通线图 C.表示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幅度和趋势宜选用半对数线图

D.无连续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分组资料宜选用方图E.要表示构成比与分布,可选构成图 26.园图的起点,一般按顺时方向自( )开始:

A.相当于时钟3点 B.相当于时钟6点 C.相当于时钟3点或6点 D.相当于时钟6点或9点E.相当于时钟正12点 27.直条图可作于:

A.某现象的发展速度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各相互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 D.某现象的内部构成E.各现象比较 28.线条图可用于:

A.某现象内部构成B.各现象比较C.频数分布D.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 E.两个现象数量上的比较 29.直方图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某一现象随另一现象变动趋势 D.各现象的相互比较E.某现象的变化速度 30.统计图中的园图适用于表示:

A.构成比B.相对比C.各现象的比较D.某现象的发展速度E.某种现象出现的频数。 31.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平均数B.标准差C.标准误D.频率E.全距 32.在列频数表时,分的组段数一般为:

A.5~10个B.10~15个C.10~30个D.15~20个E.>20个 33.抽样误差是由:

A.计算引起B.测量引起C.抽样引起D.采样结果不准确引起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 34.计算抗体滴度的平均滴度习惯上用: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众数D.算术均数E.百分位数 35.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算术均数B.全距C.离均差积和D.中位数E.变异系数 36.表示一组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 A.全距B.离均差C.方差D.标准差E.离均差平方和 37.计量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A.不会比均数大B.不会比均数小C.要比标准误小D.不决定于均数 E.随着均数的变化而变化

38.标准差(S)的大小与下列何者有关:

22(x?x)?(x?x)A.X B.N和 C.全距 D.变异系数 E.

12

39.ΣX2就是:

A.观察值之和的平方B.各观察值的平方和 C.观察值的平方与观察个数的积 D.各观察值的积 E.各观察值平方

40.在医学和卫生学研究中,下面( )不是近似正态分布:

A.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B.正常成人的身高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D.正常成人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E.正常成人的脉搏数

41.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选用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样本标准差C.标准误D.全距E.总体标准差 42.下列标准差的应用,错误的是:

A.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B.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C.计算变异系数 D.计算标准误 E.表示观察值的集中趋势 43.变异系数是:

A.标准误与平均数之比B.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C.两个标准差之比D.两个平均数之比 E.两个标准误之比。

44.比较两组观察值单位不同时的变异程度大小要用: A.离均差B.标准差C.标准误D.变异系数E.方差 45.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A.标准差越大B.平均数越大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D.平均数小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 46.标准差说明:

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B.某一样本对均数的离散程度的大小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的大小D.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大小 47.标准误是指:

A.所有个体值对均数的离散程度B.某一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D.某些样本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某个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48.μ±1.96S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 A.80% B.95% C.5% D.68.27% E.99%

49.正态曲线下μ±2.58?范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50%B.68.27%C.90% D.95% E.99%

50.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A. x?2.58sx B. x?1.96sx 51.下列中错误的是:

A.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B.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C.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D.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E.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52.下列中不属正态曲线的特点是:

A.有一个高峰位于中央(即均数所在处)B.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 C.成两端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型曲线D.曲线图形由μ、δ两个参数决定 E.曲线下的面积没有什么分布规律

53.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A.x?1.96s

C.

??1.96?x

D.

??2.58?x E. x?2.58?x

B.x?2.58s

C.x?t0.05,?sx D.x?t0.05,?s E.x?t0.01,?sx

13

54.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9%的可信区间为:

A.x?1.96s

B.x?1.96sx

C.x?t0.05,?sx D.x?t0.01,?sx E.x?2.58s

55.在偏态条件下计算均数用:

A.算术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B.几何平均数,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D.算术平均数E.都可以计算 56.计算变异系数是因为: A.比较两组的单位相同 C.比较两组的例数不等 57.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

A.95% B.99%

C.100% D.50%

E.1%

58.均数的标准误是衡量:

A.变量值之间的变异

B.正态曲线下面积 C.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D.均数与某一标准指标之间的差值 E.标准正态分布 59.在抽样研究中\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A.一般是不知道的 60.t分布是:

A.对称分布 A.1.96

B.非对称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偏态分布

61.大样本时,99%可信区间的t值取:

B.2.326 C.2.58 D.3.84 E.6.36

B.P=0.05

C.P<0.05

D.P=0.01

E.P<0.01

62.算得t>t0.05,?时,可推算抽样误差概率为:

A.P>0.05

63.当N=100时,算得t=1.96,此时结论应是:

A.P<0.05,拒绝无效假设 B.P=0.05,拒绝无效假设 D.P<0.01拒绝无效假设 E.P=0.01拒绝无效假设

64.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两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其P值为:

A.P>0.01 B.P=0.05 C.P<0.01 D.P>0.05 E.P<0.05 65.t检验的作用是:

A.检验样本均数间的实际差异是否等于0 B.检验随机抽样误差的有无 C.检验均数的实际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引起的概率大小

D.检验系统误差是否等于随机抽样误差 E.检验随机抽样误差为0时的概率 66.哪项不是t检验的步骤:

A.建立无效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B.计算统计量 C.确定P值 D.判断结果

E.对两均数差别的描述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67.配对资料(或一批对象实验前后)比较的无效假设是:

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 E.样本均与总体不相同 68.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无效假设是:

A.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样本来自差数为零的总体 C.样本来自不同总体

D.样本来自差数不为零的总体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相同 69.计算得t>t0.01,?时可以认为:

A.反复随机抽样时,出现这种大小差异的可能性大于0.01 B.这种差异由随机抽样误差所致的可能性小于0.01

C.P>0.05,接受无效假设

B.不知道但可以由样本推论 C.总是知道的

D.是给定的两个已知量 E.二者相等

B.比较两组的单位不同或相同而均数相差较大 D.比较两组的均数相差较大E.比较两组的标准差不同

14

C.接受Ho,但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D.拒绝Ho,但判断错误的概率为0.01 E.拒绝Ho,但判断错误的概率未知 70.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构成比 B.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71.构成比:

A.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B.指两个有关非同类事物的数量之比 C.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的比重

D.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E.表示某一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 72.构成比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为:

A.必大于1 B.必小于1

C.必等于1

D.随着资料的变化而变化

E.随着各构成部分大小改变而改变 73.两个有关但又相互独立指标之比即为: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频率 E.频数 74.标准化后的率是反映事物发生的: A.实际水平

B.相对水平 C.绝对水平 D.真实水平 E.均衡水平

75.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

A.消除内部构成的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B.把率变成实际数

C.使率能够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 D.使大的率变小,小的变大 E.减少率的误差。 76.分析计数资料时,最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检验 E.正态检验 77.发病率的定义是:

A.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 B.指一年内生存的病例数除同期平均人口数 C.指一年内发生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初期平均人口数 D.指一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数

E.指一年时间内新病例数除以同期末期平均人口数 78.?计算公式中的\T\表示:

A.理论数 B.实际数 C.样本数 D.百分数 E.总例数 79.不属计量资料是: A.身高(cm)资料 资料 A2型题

B.体重(kg)资料 C.血压(kPa)资料 D.血型资料 E.血红蛋白(g/l)

2

2

1.某医院儿科用驱虫疗法,治疗胆道蛔虫症,其疼痛消失天数的参数为(x,s,sx),如果推广此疗

法,估计你的病人大多数疼痛消失的天数为: A.x?s B. x?sx

C.

x?1.96s D. x?1.96sx

E.

x?2.58s

2.有10位某种传染病病人,他们的潜伏期(天)分别为2、5、4、3、3、6、9、16、3、18其中位数为:

A.3 B.4 C.4.5 D.5 E.6

3.进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已知:n =10,t =2.65,查表得: t0.05,9=2.262, t0.01,9=2.821,取双侧检验,则二者: A .差异无显著性

B.差异有显著性 C.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

15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统计学辅助资料2012 的文档
医学统计学辅助资料20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1cs9cxf7553962zwnk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