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津市河北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加5套中考模拟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7:52: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天津市河北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

B.

C.

D.

D 【解析】 【详解】

A.在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和带电体相连接,不能用手去接触,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B错误;

C.在电路中的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C错误;

D.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故D正确。

2.如图所示,是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静止后的情形,关于两次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和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B.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 C.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D.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D 【解析】 【详解】

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浮=G,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上分析知,AB错误;

又F浮=ρ液gV排=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所以液体的密度:ρ乙<ρ甲,D正确,C错误.

3.以下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家庭电路电压为36V

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200W C.初中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D.人体感觉到适宜的气温约为500C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A错误;

B. 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较大,约为1200W,故B正确; C. 初中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故C错误; D. 人体感觉到适宜的气温约为25℃左右,故D错误.

4.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 C.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

【解析】

试题分析: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G vt,由此可知,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不一定增大有用功;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W额外= G动h ,与定滑轮的重力无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100%=[ G

/(G物+G动)] ×100%,与提升重物的高度也无关;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

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选D 【考点方向】功;机械效率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铁丝网上出现霜

B.草叶上出现露珠

C.屋檐下出现冰凌

D.盒中的干冰变小

D 【解析】 【详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 C、冰凌是水凝固形成,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干冰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故D正确;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D 【解析】 【详解】

由于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道,

v甲?s甲1.6ms1.2m?0.1m/s, v甲>v乙,故A错误; =?0.2m/s,v乙?乙=t12st甲8s乙由图象知道,当t=6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又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

因为v甲>v乙,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 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在10s内匀速提高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1800J 83.3% B.2160J 80% C.2160J 83.3% D.1800J 80% C 【解析】 【详解】

有用功:W有用=Gh=200N×9m=1800J,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9m=27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80N×27m=216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B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W有用W总?100%?1800J?100%?83.3%.故选C. 2160J【解析】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即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是由于空气不均匀时,光线折射而形成的;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故B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9.在电阻R1与电阻R2的串联电路中,总电阻R=R1+R2,因而我们可以用电阻R来代替电阻R1与电阻R2接入电路中,下列与其用到的物理方法相同的是 A.电源提供电压类似抽水机提供水压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择了两个一样的棋子

C.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关系时要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电阻R1与电阻R2的串联电路中,总电阻R=R1?R2,因而我们可以用电阻R来代替电阻R2与电阻R2接入电路中,这里用的物理方法是等效代替法.电源提供电压类似抽水机提供水压,用的物理方法是类比法;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择了两个一样的棋子,用的物理方法是等效代替法;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关系时要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用的物理方法是模型法.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10.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D 【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加5套中考模拟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dnz19h4n79c964hjsm5kaxd91bpl00kt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