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数学考试试卷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数学试卷分析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由我分享的高一数学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用。(一)这次的期中考试主要考查数学必修一全部内容,出题全面,考查到位,从集合...
数学试卷分析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由我分享的高一数学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用。
(一)
这次的期中考试主要考查数学必修一全部内容,出题全面,考查到位,从集合的概念到函数的概念以及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建模及应用。既有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也有考查综合知识以及应用的题型,同时考查了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对知识的考查和对数学能力的考查都做到了很好的体现。 填空题
答题情况:总体而言,基本的分在5分—10分,第12题失分率较高,第13题正确率较高。
存在问题:5道选择题里学生容易出错的是第11题和第12题,第11题是学生对换底公式掌握的不到位,不能灵活运用;对于12题解不等式 ,大部分同学没有对底数 进行分类讨论而导致错误,或没有对其定义域进行求解而错误。
应对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贯穿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形结合
第 页码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的数学思想,以加强对学生运算基本功的训练。 第16题
第16题考查的是集合的基本关系。答题情况不太理想,出错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题意没读懂。该题考察的是a的范围而不是求a的值,但学生读完题后往往不思考直接给出一个值。
(2)不会用图像来表示两集合之间的关系。很多同学用图像来表示集合时只画集合A不画集合B。
(3)不考虑临界状态。第一问和第三问学生老是忘记讨论临界状态。 应对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贯穿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并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第17题
第17题为求值题,分为两小题,总共12分。大约有40%的学生全部做正确,有40%的学生只做对了第一小题,分数基本在6—12分之间。 存在问题: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有部分同学对指数函数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运算性质没有完全掌握,特别是性质的灵活应用。
解决方案:在以后的教学,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18题
1.答题情况: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分段函数概念的理解及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该题包括三问,呈现递进关系,难度适中,但绝大部分学生得分
第 页码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不高,得满分的学生聊聊无几。
2.丢分原因:从学生的答卷情况看,丢分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分段函数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是丢分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误把分段函数看成是几个函数。
(2)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不能灵活运用是造成该题丢分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应对措施:基于以上情况,今后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务实基础,狠抓概念教学;
(2)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 (3)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
19题是一个图像题。主要考查图像的变换,第一问要求学生观察图像特征,回答从图像A到B,从图像B到C 的变换过程。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回答变换过程,但是少部分同学观察图像后得到的结论是图像函数是二次函数图像,所以就有f(x)=x2,后续的回答都是在此基础上回答的,就导致一错都错。
第二问:\用 、 、 的形式表示函数的解析式随函数图像由A变化到C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并没有按照题目的意思回答,导致不能得分。还有一部分同学和第一部分犯了同样的错误,特殊性代替了一般性,依据f(x)=x2回答第二问。
根据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审题不认真,用特殊性代替一般性,不会文字表达都在卷面有所体现。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学会审题,注重思维的训练,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 页码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