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钕铁硼产业发展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17:38: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调研报

钕铁硼永磁体是稀土永磁行业的主导产品,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相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稀土永磁体而言,钕铁硼永磁体具有更强的磁性能及原料更易获得等特点。按照加工工艺分,钕铁硼永磁体分为粘结钕铁硼与烧结钕铁硼。在当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属于烧结钕铁硼,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最高的磁能积(BH)、剩磁(Br)和矫顽力,目前烧结钕铁硼产能占比接近90%。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被定义为以速凝甩带法制成,内禀矫顽力Hcj+最大磁能积(BH)max>60,用于制作永磁电机、传感器、磁共振仪等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目前钕铁硼永磁体市场主要包含HDD、VCM(硬盘音圈马达)、高端电机/发动机、MRI(核磁共振仪器)、音响、通讯设备等,其中,永磁电机是钕铁硼增量最大的应用领域,约占其需求的70%。

第一章 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一、世界永磁材料工业发展历史

从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使用的碳钢,磁能积(BH)max(衡量永磁体储存磁能密度的物理量)不足1MGOe(兆高奥),而目前国外批量生 产的Nd-Fe-B永磁材料,磁能积已达50MGOe以上。这一个世纪以来,材料的剩磁Br提高甚小,能积的提高要归功于矫顽力Hc的提高。而矫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对其本质的认识和高磁晶各向异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制备技术的进步。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AlNiCo永磁材料开发成功,才使永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成为可能。五十年代,钡铁氧体的出现,既降低了永磁体成本,又将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六十年代,稀土钴永磁的出现,则为永磁体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用粉末粘结法成 功地制成SmCo5永磁体,标志着稀土永磁时代的到来。迄今为止,稀十永磁已经历第一代SmCo5,第二代沉淀硬化型Sm2Co17,发展到第三代Nd- Fe-B永磁材料。此外,在历史上被用作永磁材料的还有Cu-Ni-Fe、Fe-Co-Mo、Fe-Co-V、MnBi、A1MnC合金等。这些合金由于 性能不高、成本不低,在大多数场合已很少采用。而AlNiCo、FeCrCo、PtCo等合金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得到应用。目前Ba、Sr铁氧体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其许多应用正在逐渐被Nd-Fe-B类材料取代。并且,当前稀土类永磁材料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已发展 成一大产业。

而在市场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前磁体市场的主体是铝镍钴,在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以铁氧体为主,从2000年以后,稀土磁体(钕铁硼+钐钴)产值首次超过铁氧体,成为磁体市场的主体。

在钕铁硼刚开始生产应用之初,钕铁硼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日、美、中、欧等少数国家手中。其中,日、美在永磁的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等方面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也是最大的永磁消费市场,并形成了几家能力大、质量好、竞争力强的超大规模企业。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在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稀土原料价格、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磁材企业纷纷进行了产业调整,纷纷关闭了或减产国内钕铁硼生产企业,使钕铁硼产业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钕铁硼生产国。

烧结磁体方面,2000年美国的Ugimag公司被卖给了麦格昆磁,2003年麦格昆磁进行

了产业调整将其关掉,将磁材生产转移到中国来。21世纪初,英国的摩根集团收购了德国西门子下属的真空冶炼公司(Vacuumschmelze或VAC)和美国的坩埚公司,但是在2003年6月份,摩根集团关闭了美国的坩埚公司(Crucible)。2005年摩根集团把德国真空冶炼公司卖给了美国的JPMorgan。目前,美国的稀土产业已从昔日的辉煌到今日的全部没落。在欧洲只有两家烧结钕铁硼的生产厂家,一家是在德国的真空冶炼公司,一个是在芬兰的Neorem公司。2003年6月,日立金属购买了住友金属下住友特殊金属的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钕铁硼生产企业,并于2004年4月1日更名为NEOMAX,并停止了日立金属在美国的磁体生产。2007年4月1日NEMOMAX在日本退市,成为日立金属的全资子公司。日本还有两家企业,一家是TDK,这是一家老牌磁性材料生产企业;还有一家就是信越化工。NEMOAX、TDK和Neorem在中国已建立磁体后加工基地。德国VAC与中科三环合作,2005年在北京成立了烧结钕铁硼合资企业。除了欧洲和日本两地外,其余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全部集中在中国。

粘结磁体方面,全球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集中在日本企业。有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一家是精工爱普生,他们的磁材生产已经全部转到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日本大同公司。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HDD)的主轴电机应用方面,大同和上海爱普生两家企业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2年底,中科三环参股了上海爱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2004年3月进一步扩大股权,目前中科三环已持有该公司7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安泰科技2003年3月收购了台湾的海恩公司,其深圳的海恩美格也是一个科技水平很高的粘结磁体工厂,加上国内成长起来的成都银河,粘结磁体企业除日本的大同外,其余基本在中国。

二、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市场规模

钕铁硼磁体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钕铁硼需求增加了5倍多,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2010年,全球市场需求量约为80~100亿美元,加上其应用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00~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自1990年以来,全球烧结钕铁硼磁体产量增长迅猛,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稀土永磁产业的发展止步不前,但由于中国稀土永磁产业的超常发展,使得全球稀土永磁产业依然保持了迅猛增长的态势。2010年全球钕铁硼产量超过10万吨,产值达到80亿美元。

2010年全球烧结钕铁硼产量约为9.62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占全球85%。全球粘结钕铁硼产量大约1万吨,中国产量约为6000吨。

钕铁硼主要应用于音圈电机、电机、核磁共振成像、通讯、音响、磁化器、轴承等领域,其主要供应给国际、国内新兴的发展产业和支柱产业,如计算机工业、通讯工业、信息工业、汽车工业、电动自行车工业、电动汽车工业、核磁共振成像医疗器械工业、CD-ROM、DVD等影像工业,随着这些工业的蓬勃发展,对钕铁硼产业的技术、质量、产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拉动了钕铁硼行业的整体市场需求。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刺激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

三、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世界钕铁硼生产制造中心,日本位居第二,美国在2004年关闭了所有烧结钕铁硼生产厂家,现今只有少量的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欧洲目前仅德国和芬兰保有一定产量,但均只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也不大。

2010年,全球钕铁硼产量超过10万吨,中国钕铁硼产量约为8万吨,约占世界产量

搜索更多关于: 钕铁硼产业发展报告 的文档
钕铁硼产业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qgv580579vfqx3d4pq7px008twst015d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