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过程,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3)把握好点和面,要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若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从而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
(4)记叙文中也应有适当的抒情、议论,但记叙文中的记叙描写应详写,抒情、议论应适当略写。运用先倒叙后顺叙相结合的,倒叙部分可略,顺叙部分可详。如果当中还安排了插叙,插叙部分应略写。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有对景物的描绘,写人记事部分要详,写景部分该略。
(5)把握详略的“度”,我们还要弄清:详写的材料详到什么程度?略写的材料略到什么程度?要把握好详略的“度”,才能做到详略得当。详写,并不是越详越好,只要重点内容充分地表现了中心思想,就达到了要求,切不可画蛇添足;略写,也不是越少越好,也要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简练地叙述次要的内容,做到简洁概括,清楚明了,决不能简单几笔,草草了事。
3.迁移应用
某同学要写一篇题为《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想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好少年”助人为乐的精神,请分析他这样写合适吗?
第1段:人的自私、冷漠的种种表现 第2段:儿童落水无人救 第3段:歹徒行凶无人管
第4段:“好少年”把一个迷路的儿童送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适。反面的材料写得太多太详,以致喧宾夺主,淹没了写作的中心,会导致作文失败。
1.课内素材
无限风光在险峰
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应用角度】 “努力”“最好的风景”“更上一层楼”“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2.精彩应用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啊,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永不言弃的坚强意志,又怎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登山览景需要永不言弃,生活中做其他事也莫不如此。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惑,信而被谤”,汨罗河畔,他怀石自沉,九死无悔,这是一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魏武挥鞭东指,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趣功业在哪里,坚守下去的信念就会跟随到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