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1:0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言文练习

姓名 成绩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衡于虑, ,征于色,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 , 。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后喻 .. A. B. 征于色 不言而喻 .. 国恒亡 出则无故国外患者 .. C. D. 亡羊补牢 患得患失 ..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衡于虑 B.行拂乱其所为

C.曾益其所不能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翻译下面句子。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根据文意填空

(1)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 。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

其结果才能 ,(受磨练的益处) 。

(2)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 (3)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

1

人斗志(个人)。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6.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8、一词多义 为(1)为宫室之美(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 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得(1)故不为苟得也(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之(1)呼尔而与之 ( ) (2)为宫室之美(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0、用原文回答为题

①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②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③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④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11、根据文意完成结构图

鱼我所欲也

第一段

鱼、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设喻)

(中心论点)

推理论证:因果(正) 假设(反)

人人皆有义

第二段 第三段

(例证) 对比论证

(例证)

(三)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

1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3

1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答:

(四)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5.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 。 (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

姓名 成绩

(一)

1.按原文填空(7x2=14分)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百里奚举于市 。 困于心 , 而后作 , 发于声 , 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 。 2.(3分)( B ) 3.(3分)( B ) 4. (2x2=4分)

(1) 使他深受贫困之苦,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2)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5.(13x1=13分)

(1)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2)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4

搜索更多关于: 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 的文档
孟子二章练习及答案校对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ybf7991m4qfr016ro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