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学案 科目语文
课 题:《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 型:精读课
课 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12年 2 月 20 日 主备人:郝少梅 主 审 人:刘皑玺、韩军 班 级: 姓 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 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第一课时 ( 月 日)
【课堂学习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则。 【课堂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自主探究)
1、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请见( ) 木铎( ) 长沮( ) 桀溺( ) .....执舆( ) 耦( ) 耰( ) 怃然( ) ....殆( ) 荷蓧( )( ) 食(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道___________________ 耦而耕__________________ 津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学案 科目语文
易_____________________ 怃然___________________ 谏_____________________ 趋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堂学习研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1、学生自读第一则。
2、翻译第二则,完成下列小题: ①解释词义
耦而耕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 问津__________________ 怃然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通假字
桀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 辟_________________ ③翻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做) 译文:
(三)、课堂训练巩固(同步训练、达标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jiàn)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 B.长沮、桀溺耦而耕(ǒu) 耰而不辍(yōu) C.夫子怃然(wǔ) 趋而辟之(pì)
D.以杖荷蓧(hè) 杀鸡为黍而食之(s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封人请见 见:引见 B.而谁以易之 易:改变 C.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 D.趋而辟之 趋:快步跑
(四)、课外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一题。
2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学案 科目语文
(五)、课后作业布置(巩固要求,书面作业)
熟读课文前两则,预习后三则。
第二课时 ( 月 日)
【课堂学习目标】重点学习课文三、四则,并概括孔子的为人。 【课堂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自主探究)
文学常识填空 :
(1)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__ ,字 _______ 。春秋后期伟大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创始人,_______ 国人,提出了“仁”的思想。 (2)《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 体的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内容记载了几位弟子的话。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是“__________ ”之意。
(二) 课堂学习研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1、翻译三、四则,完成下列小题:
第三则: ①解释词义
殆__________________ 趋__________________ 辟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译文: 第四则: ①解释词义
丈人___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____ 食__________________ 洁、乱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通假字
芸__________________ 反__________________ ③翻译:“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学案 科目语文
译文:
2、学生自读第五则。
3、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选做)
(三)、课堂训练巩固(同步训练、达标练习)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谁以易之? B.晨门曰:“奚自?” C.孔子曰:“何陋之有?” D.子路宿于石门。 2.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何以战
C.作《师说》以贻之 D.遇丈人,以杖荷蓧 3.辨析一词多义。
见(1)仪封人请见( ) 是(1)是鲁孔丘与?( ) (2)吾未尝不得见也( ) (2)是知津矣( )
(3)君既若见录( )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四)、课外拓展延伸
思考:孔子跟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五)、课后作业布置(巩固要求,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
4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