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2:54: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姬富才;贾永平;王风群;吕吉元;高宇平;王睿;范春雨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07(005)008

【摘要】目的 探讨脉压指数(PPI)与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3例,年龄33~81(59.15±10.60)岁.所有病例均在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术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并在术前、术后测量仰卧位肱动脉血压,记录其平均值.最后计算各PPI.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高血压(EH)组较非EH组冠心病(CHD)患病率明显增商(73.6%比58.5%,P=0.032);EH组患者冠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EH组(35.2%比12.3%,P=0.001);冠脉狭窄组,三种测压方式各收缩压(SBP)、脉压(PP)及PPI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SBP、PP及PPI均随冠脉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PPI均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且24 h动态PPI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更佳.结论 各PPI均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4 h动态PPI的预测价值更佳. 【总页数】4页(564-567)

【关键词】脉压指数;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姬富才;贾永平;王风群;吕吉元;高宇平;王睿;范春雨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太原钢铁公司总医院;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d4069mwj73j4le87moy0088t3x4ji00jh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