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解析
作者:汤宇娇 何东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5期
摘 要:本文着力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实训基地等,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 “双师型” 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243-02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双方合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使其真正达到双赢互惠。 1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实行校企合作有助于解决办学场所设施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缺少稳定的实训基地等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解决企业技术型人才短缺,有利于提高企业现有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 2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高职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校企合作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校企双方对合作的重视不够
首先,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执行是在“喊口号,走形式”,他们认为要和企业一起合作办学,还要派老师出去或是请能工巧匠进来是件麻烦事,通常是签订一些协议之后,就和企业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了。另一方面,企业认为从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是不可能通过合作就可以培养成员工的,也已经习惯了“师父带徒弟”的实习流程,所以,企业不愿去和学校探讨研究如何通过合作让学生能从高职院校毕业后尽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这样,校企双方对合作的重视不够,又缺乏主动的研究和沟通,故很难让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2.2 政府方面缺乏规范校企合作双方义务和权力的相关政策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尚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约。上海某高职院校曾有学生到机械企业去生产实践,不幸被机床轧断了手,后来经过调解,学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此事给学校的实践环节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而且也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也害怕再承接学校的类似实践任务。对于这样关系到企业和学校利益的问题,校企双方不得不考虑,所以也多了些顾虑。二是缺乏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的方案,比如企业派个高级技师到学校来教学,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攻关进度,这种教学和生产如何平衡的问题若不解决好也会阻碍校企合作的真正实施。其实对于合作双方而言,如果是双赢互惠的,相信会有积极性,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障。
2.3 缺乏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导致未必能做到各个专业都有校内实训基地,为加强学生技能训练,虽然有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和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想借企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成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但据调查,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中有些确实能起作用,但由于政策、生产流程等方面的问题不能真正地让学生来实践,还有的是因为签订的校外实训基地一味地追求数量,不讲质量,所以,也不能真正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2.4 缺少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实际的合作中发现,要让教师真正能融入到企业的环境中学习实践本领再带到课堂上来其实不难,问题是是否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有这样的“度量”让老师不在课堂教学还能拿到让他们满意的待遇;另外,由于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一般在企业的待遇还不错,也熟悉了企业的环境,而且有些能工巧匠可能并不擅言辞,不能很顺利地将他的所知所得教给学生。同时,如果考核的机制、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等不能跟上的话,很多教师会没有积极性,因而这样的教师队伍会缺乏稳定性,显然不利于校企合作的真正开展。 3 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客观的。但很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当前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校企双方应提高合作意识
提高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激发企业、高职院校和政府参与校企合作。通过宣传、座谈等方法使企业、高职院校和政府能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层面来正确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要充分认识,有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质量,还有利于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因而学校要将企业视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企业也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在校企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