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能使用Venn图、数轴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通过实例分析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交集、并集的概念. 难点:交集、并集的运算。 三. 教学思路 (一)自学指导: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PPT图片,利用大家熟悉的实数之间的简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集合之间是否具有类似的关系?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 文字语言 数学语言 Venn语言 数轴表示 并集 交集 (二)师生合作,研探新知
l.并集: , 记作: , 读作: , 符号表示为: 。
用Venn图表示如下:(用阴影描绘出来)
B A
2.交集: , 记作: , 读作: , 符号表示为: 。
用Venn图表示如下:(用阴影描绘出来)
B A
(三)例题分析
例题1、请同学们独自完成教材例题4、例题5(注意数轴的应用)、例题6、例题7。
例题2、 已知集合M={x|-3
2
例题3、 已知集合A={1,3,5},B={1,2,x-1},若A∪B={1,2,3,5},求x及A∩B.
(四)当堂训练:
1?A??1,5?的集合A的个数是 ( ) 1.满足??(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A?xx?N,X?4,B?xx?N,x?1,那么A?B等于 ( )
????1,2,3,4? (B)?2,3,4? (C)?2,3? (D)x1?x?4,x?R (A)?3.已知集合M?yy??x2?2,x?R,N?yy??x?2,x?R,那么M?N? ( ) (A)(0,2)(1,1) (B)?(0,2)(1,1)? (C)?1,2? (D)yy?2
4.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5?x?6?,则2a?b?
四、课堂小结,整理知识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对于集合间的并集、交集运算怎么理解?
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五、学后反思: 1、我的疑问:
2、我的收获:
????????
六、课后作业,强化练习
课本第12页 A组6、7、8. B组3 附: 例题2:
解析 结合数轴得:M∪N={x|x<-5或x>-3}.
例题3:
解析:∵B?(A∪B),∴x-1∈(A∪B). ∴x-1=3或x-1=5. 解得x=±2或x=±6. 若x-1=3,则A∩B={1,3}. 若x-1=5,则A∩B={1,5}.
(四)当堂训练:
1、B 2、B 3、D 4、2a-b=—4
222
2
2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集和补集的定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2)能使用Venn图、数轴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通过实例分析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数轴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体会类比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2)理解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数学应用中的简洁和准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难点: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利用Venn图和数轴,掌握并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2.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四.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集合的两个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让学生复述并集与交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创设情境:
(1)已知A={x|x+5>0},B={x|x≤-5},你能否在数轴上表示出A、B、R有何关系? (2)U={教室内所有同学}、A={教室内所有女生}、B={教室内所有男生},你能发现集合
U、A、B有何关系?你能否利用Venn图标是吗?
3、教师提出问题:通过PPT图片,引导学生完善并集与交集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
文字语言 数学语言 Venn语言 数轴表示 补集 全集 4、教师巡查,鼓励学生分组探讨完成上面表格,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提示学生注意集合中元素的范围,并帮助学生修改、完善,并指出: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师生合作,研探新知
关于补集与全集,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P11页中有关补集的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
1、什么叫全集?
2、补集的含义是什么?用符号如何表示它的含义?用Venn图又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交流,使其理解全集的定义,并强调全集常用矩形方框表示,而补集是相对与全集而言的。
3、全集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4、补集的含义: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读作:A在U中的补集,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CUA?{x|x?U,且x?A}
5、Venn图表示:
U
CUA
A
(注意:在用Venn图表示全集时,我们一般用矩形表示全集。)
6、 思考: 在解不等式时,把什么作为全集?
在研究平面几何时,把什么作为全集? 在研究立体几何时,把什么作为全集?
(三)例题分析
例题1、请同学们独自完成教材例题8、例题9.
例题2、不等式组??2x?1?0的解集为A,U=R,试求A及CUA,并把它们分别表示在数轴
?3x?6?0上。
(说明:在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号是否带有等号,在数轴上的点应为实心还是空心)
相关推荐: